(原標題:海軍70周年閱兵,,習近平登上的西寧艦什么來頭?)
(圖源:新華視點 攝影:李剛)
4月23日下午,,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周年海上閱兵活動。12時40分許,,習近平來到青島奧帆中心碼頭,,檢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儀仗隊,隨后登上執(zhí)行檢閱任務的西寧艦,。14時30分許,,西寧艦抵達閱兵海域。習近平登上檢閱臺,,下達檢閱開始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派出32艘艦艇、39架戰(zhàn)機,,分別編為6個群,、10個機隊,正依次接受檢閱,。
作為人民海軍現役最先進的導彈驅逐艦,此次執(zhí)行檢閱任務的西寧艦是軍迷心中的明星戰(zhàn)艦,。它到底啥來頭?海外網-中國南海新聞網帶你一探究竟,。
軍迷眼中的“中華神盾”
西寧艦舷號117,是中國自主研制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這一型號的驅逐艦被軍迷譽為航母編隊的“帶刀護衛(wèi)”“中華神盾”,。該艦集成了多種新型武器裝備,信息化程度高,,隱身性能好,,電磁兼容性強,,主要擔負編隊指揮、區(qū)域防空,、反潛和對海作戰(zhàn)等使命任務,。
052D型艦的通用垂直導彈發(fā)射裝置,采用模塊化設計,,具有對空,、對海等多型導彈共架發(fā)射能力。其中對海反艦導彈具有360度全方位攻擊能力,,打擊距離成倍增長,,命中精度高,威力大,,具有強大的海區(qū)管控威懾能力,。
該艦前后兩組垂直發(fā)射裝置共計攜帶64發(fā)導彈,除了裝備紅旗-9防空導彈外,,還可裝備新一代鷹擊-18和鷹擊-62反艦導彈,,用于對岸、對艦攻擊,。艦艉直升機庫上方的730近防高炮也被改為24聯(lián)“海紅旗-10”近防導彈,。此外,052D型驅逐艦還換裝了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對大氣層內外的目標也具有更強的探測能力,,綜合能力可與美軍新型驅逐艦“阿里·伯克-III”型驅逐艦的艦載相控陣雷達相媲美。在配備新型雷達后,,艦載的海紅旗-9導彈可以有效攔截射程2000公里內的彈道導彈,。
第一代西寧艦斬獲“多個首次”
西寧艦是人民海軍服役的第5艘052D艦,也是首艘入列北海艦隊的052D艦,。2017年1月22日上午,,西寧艦入列正式加入人民海軍戰(zhàn)斗序列。
據了解,,中國海軍第一代國產導彈驅逐艦108艦也曾以西寧艦命名,,該艦于1980年1月入役,馳騁海疆33年后,,于2013年光榮退役,。該艦累計航程20余萬海里,航時13824小時,,圓滿完成戰(zhàn)備巡邏,、研練演習等重大任務50余項,20余次代表國家陪同外國軍艦來訪,、迎接外國駐華武官和來華賓客參觀訪問,,榮獲海軍年度“四無”先進單位,、海軍擁政愛民先進單位等數十項榮譽。
第一代西寧艦還參加了中國首次運載火箭飛行試驗任務,。那次任務歷時36天,,橫跨50多個經度、4個時區(qū),,穿越40多個緯度,,經過4個臺風生成帶,連續(xù)航行9000多海里,,見證了人民海軍第一次沖出島鏈,,開辟了人民海軍在南太平洋的第一道航跡。
第一代西寧艦2013年完成戰(zhàn)斗使命退役后被正式移交到“海軍母親城”江蘇省泰州市,,擔負起國防教育的新使命,。
兩岸軍艦“撞名”西寧
兩岸軍艦“撞名”的事情曾發(fā)生在西寧艦身上,人民海軍052D導彈驅逐艦西寧艦與臺灣的“康定”級軍艦西寧號同名,,并引起了臺灣媒體的關注,。
2017年2月10日出版的《解放軍報》曾刊發(fā)《軍艦“撞名”的背后是血脈同源》一文稱,兩岸軍艦的命名規(guī)則,,都不同程度地繼承了中國近代海軍的命名傳統(tǒng),,即采用神州大地大中城市、英雄人物,、名山大川的名稱,。因此,兩岸軍艦“撞名”不足為奇,。
文章指出,,軍艦“撞名”的背后,是文化同宗,、血脈同源,。人民海軍此前的西寧艦,曾是上世紀80年代第一代國產導彈驅逐艦108艦的名稱,。臺灣海軍西寧艦,,也于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服役。兩岸軍艦“撞名”由來已久,,緣何今日成為關注焦點,,恐怕根子不在軍艦“撞名”本身。
文章最后強調,,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維護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是兩岸軍人的共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