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
北京青年報訊(記者趙婷婷)北京市檔案館新館昨日首次接待媒體參觀,。6月9日“國際檔案日”當天,,新館將正式對外開放,。未來,,公眾將可以在這里篩查,、調(diào)用民國以來北京發(fā)展歷程中的各類重要文件和檔案,。
新館實現(xiàn)“動靜分離”
位于朝陽區(qū)廣渠路的北京市檔案館新館緊鄰東三環(huán),,還未正式開館就已成為廣渠路上的一座新地標。新館外立面以暖色石材與玻璃幕墻等現(xiàn)代建筑語言相融合,,透露出檔案館端莊典雅的建筑性格,。進入中央大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通高24米的玻璃幕墻,,明媚的陽光透過玻璃幕墻灑在地面上,,給人以寬敞明亮之感。
新館總建筑面積11.5萬平方米,,地上10層,,地下2層,建筑高度48.5米,,是方圓兩公里內(nèi)最大的文化設施,。整個工程采用新式古典的三段式立面,豐富了建筑層次,,通過整合建筑的整體感和秩序性,,表現(xiàn)出首都檔案館應有的莊嚴氣勢,輔以中國傳統(tǒng)的中軸對稱設計手法,,并取材凹凸線條的元素,,賦予其獨特的觀感和寓意。
據(jù)市檔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館按照檔案館“五位一體”功能定位進行布局,,匯集檔案收集保管,、查閱利用、展覽陳列,、史料研究,、服務公眾等諸多功能于一身。新館內(nèi)部實現(xiàn)了動靜分離:建筑南側(cè)為檔案技術用房區(qū)與檔案利用大廳,,是人流最集中的區(qū)域,,人流量小的北側(cè)則作為庫房,中間為展覽會議交流區(qū),。新館八層還設置了屋頂花園,,綠化面積2000平方米。
設置入侵報警系統(tǒng)
新館設有6個展廳,,其中最大展廳面積1200平方米,,為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功能提供了硬件保證。首層和五層分別設有425個座席和230個座席,、具有8種語言同聲傳譯功能的學術報告廳,,為開展國際化檔案學術交流創(chuàng)造了便利條件。三層,、四層設有1300平方米的檔案利用區(qū),,為社會公眾查閱檔案、政府公開信息提供了舒適,、寬敞的環(huán)境,。
值得一提的是,新館配備了強大的公共安全防范系統(tǒng),,包括視頻安防監(jiān)控系統(tǒng),、入侵報警系統(tǒng)、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電子巡查管理系統(tǒng)等,,并建立了專門的計算機機房和通信機房,提供政務網(wǎng),、因特網(wǎng),、局域網(wǎng)查檔服務。落成后的新檔案館全部采用萬兆多模光纖,,極大減少了市民進行檔案查閱所需要的時間,。
為保檔案安全專門定制燈管
為了更好地保護館內(nèi)檔案,新館在建設中采用了多項新技術,。設在新館北側(cè)的庫房,,不僅全部采用恒溫恒濕系統(tǒng),連里面的燈管都是專門定做的,以保證光通量達到國際標準且燈光顯色性指數(shù)高于國內(nèi)標準,。為什么要對燈光這么講究,?據(jù)施工方介紹,日光燈在照明時會產(chǎn)生253.7nm和185nm兩種波長的紫外線,,如果這種光線用在檔案館,會導致紙張變黃變形,,并對上面的字跡等造成不同程度損壞,。所以,檔案館燈光的設置關鍵是要防紫外線,。
為了能確保存放在其中的檔案保持原貌數(shù)十年甚至上百年,新檔案館采用了智能化風速控制系統(tǒng),,可根據(jù)庫房內(nèi)溫濕度變化而自動調(diào)整風速,從而保護檔案,。攝影/本報記者袁藝
相關新聞
全市23萬多件檔案周日公開
本周日,全市將有超過23萬件檔案公開,。市檔案館將開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2個單位共2萬多件檔案文件級目錄及全文,。其中,,一份《1949年中共北平市委組織部干部訓練班關于到北平須遵守的紀律及吃飯問題的通知》,反映出70年前“進京趕考”的干部隊伍的面貌和作風,。
另據(jù)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市檔案館新館將首次設立“檔案見證北京”常設展,,修建人民英雄紀念碑相關檔案、侯仁之先生《北京建城記》手稿等670余件檔案展品將在該展中悉數(shù)亮相,,其中近半數(shù)是首次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