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如今的婁山關,,兩側依然懸崖陡峭、峻嶺橫空,,頂峰處依稀可見布有彈痕的戰(zhàn)壕和掩體,,它們已被當地政府納入戰(zhàn)役遺址的保護范圍。穿行于險峰夾峙間的關隘古道已被拓寬并平鋪上堅硬的柏油,,往返車輛不停從刻有《憶秦娥·婁山關》的石壁前經過,。
重讀這段筆走龍蛇,、豪邁奔放的文字,中國革命轉折時的悲壯與欣喜,,迎著雨霧滾滾而來,,使84年后的訪問者感到時不我待。
曾經的陣地上矗立著一座紅軍紀念碑,,建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刻著張愛萍將軍的手書“遵義戰(zhàn)役犧牲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一所當地干部學校的學員們穿著紅軍軍服,,手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橫幅,,正在合影,。
在婁山關戰(zhàn)斗中負傷的紅三軍團四師司令部偵察參謀孔權后來改名為孔憲權,當了遵義紀念館的首任館長,,年復一年向來這里的人講述婁山關和遵義的故事,。后來他的孫女也當過講解員。
81歲的肖開基老人住在婁山關腳下,,也是一位義務講解員,。他說,他的哥哥肖開模曾經幫紅軍帶過路,,“哥哥頭上戴著柳條帽,,以躲避敵機轟炸?!?/p>
肖開基退休前是婁山關景區(qū)的衛(wèi)生管理員,,特別喜歡聽老紅軍講長征故事,退休后,,他依然風雨無阻向來婁山關的人們講述那段歷史,。
“長征很不容易,我要把這里的故事講給更多人聽,,讓他們好好珍惜現在,。”肖開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