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shè)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央廣網(wǎng)黃石7月17日消息(記者梁爽)孫權(quán)在這里鑄兵器、楊廣在這里鑄錢幣,、岳飛在這里鑄刀劍......1700多年的中國古代冶金工業(yè)文明在此薪火相傳,。湖北黃石,,一個因礦而生的城市。
“亞洲第一天坑”是黃石的標識,。東西長2200米,、南北寬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積達108萬平方米的“礦冶大峽谷”留下了千百年來的采礦印記,。同時,也帶來了資源枯竭,、土地稀缺等一系列問題,。如何應(yīng)對?從黑色到綠色,,黃石走出一條因地制宜的生態(tài)轉(zhuǎn)型之路,。
黃石國家礦山公園“礦冶大峽谷”(央廣網(wǎng)記者梁爽攝)
滾滾長江流穿武漢,向北拐個彎折向南,,浩浩湯湯地流經(jīng)鄂東南,,位于江南岸的這片土地就是黃石。7月的黃石,,烈日炎炎,。但走在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大片的樹蔭,,陣陣的蟬鳴,,倒讓人感到一絲涼爽。滿眼的綠樹和鮮花,,讓人很難想象這里曾是寸草不生的礦山硬巖廢石堆放場,。
礦山公園內(nèi),一個用鋼鐵鑄成的張之洞頭像將人們的記憶拉回到洋務(wù)運動時期,。1890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上書朝廷,興建漢陽鐵廠,,決定開辦大冶鐵礦作為漢陽鐵廠的原料基地,。
如今的黃石國家礦山公園就是過去的大冶鐵礦,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漢冶萍廠礦有限公司”中大冶鐵礦的主體,。經(jīng)過100多年的大規(guī)模開采,,大冶鐵礦已消耗鐵礦儲量1.3億噸,到本世紀初,,其鐵礦資源保有儲量已不足3000萬噸,,被國家列為“危機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