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17日電
題:心系北疆情滿草原——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nèi)蒙古回訪記
新華社記者
盛夏的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芳草連天,山川壯美,,風景亮麗,。
進社區(qū)、入林場,、訪農(nóng)村,、到高校……7月15日至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nèi)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連日來,,新華社記者循著習近平總書記考察的足跡一路回訪,,深深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關懷,讓內(nèi)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備受鼓舞,,譜寫民族團結新篇的心力不斷凝聚,,構筑萬里綠色長城的豪情灑滿四方,。
7月16日,,在赤峰市松山區(qū)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qū)的排練大廳,烏蘭牧騎隊員在排練節(jié)目,。新華社記者劉磊攝
接地氣的文化永遠不會過時
1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赤峰市松山區(qū)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qū)考察調研。烏蘭牧騎排演大廳內(nèi)歡聲笑語,、琴聲悠揚,,社區(qū)群眾在烏蘭牧騎隊員指導下載歌載舞。
烏蘭牧騎,,蒙古語意為“紅色的嫩芽”,,是適應草原地區(qū)生產(chǎn)生活特點的文化工作隊,1957年誕生于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2017年10月,,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匯報烏蘭牧騎的成長和進步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勉勵他們永遠做草原上的“紅色文藝輕騎兵”,。
7月15日,在赤峰博物館,,《格薩(斯)爾》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金巴扎木蘇(前排右二)和團隊一起表演節(jié)目,。新華社記者劉磊攝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排演大廳時,我們正排練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節(jié)目,。習近平總書記說,,烏蘭牧騎很接地氣,群眾喜聞樂見,,永遠不會過時,。”回想起當時的場景,興安街道烏蘭牧騎隊長張娜激動不已,。
隊員們紛紛表示,,今后要努力把充滿正能量的故事改編成人們喜愛的歌舞,、小品等藝術形式,傳遞好黨的聲音和關懷,,給百姓送去更多歡樂,。
赤峰歷史悠久,,這里有以紅山文化為代表的史前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和蒙元文化。展示這些文化的赤峰博物館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的第二站,。
“習近平總書記看得很細,,提的問題很專業(yè)?!背喾迨形幕吐糜尉指本珠L劉冰回想當時的場景說,,“我們要謹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進一步研究好,、傳承好,、保護好,、宣傳好民族歷史文化,,以更有力的舉措,,讓中華文明薪火相傳,煥發(fā)出更大活力,?!?/p>
赤峰博物館多年來積極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和傳承工作,全市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5項,包括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蒙古汗廷音樂,、蒙古族勒勒車制作技藝等,?!陡袼_(斯)爾》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說唱時可清唱,,或用馬頭琴等伴奏,。
“習近平總書記觀看我們表演的《格薩(斯)爾》后很高興,,還跟大伙親切交談,強調要重視少數(shù)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這既是肯定,,又是鼓舞,?!?6歲的《格薩(斯)爾》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金巴扎木蘇說,,他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努力培養(yǎng)好傳承人,,把文化遺產(chǎn)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這是赤峰市松山區(qū)興安街道臨潢家園社區(qū)的民族融合小課桌(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劉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