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麗江中崗村東元橋橋頭的石獅子,。1936年,麗江民眾出城來到此處,,迎接紅軍進入麗江古城(7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彩云之南,秀色麗江,。在這座美麗古城大約800年的悠遠歷史當中,,有一段80余年前的紅色記憶,令人銘記至今,。
此時,國民黨軍判斷紅二,、六軍團將由云南永勝縣搶渡金沙江,,故布下重兵企圖圍殲紅軍。紅二,、六軍團識破敵人陰謀,,在佯攻永勝的同時,主力部隊轉(zhuǎn)向麗江急進,,以甩開敵軍,,在其防御薄弱的地帶渡江北上,。
今年76歲的納西族老人和文戩(右一)領(lǐng)著記者沿著雨后泥濘的小路登山,他的叔叔當年曾經(jīng)為紅軍做過向?qū)В?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
“這條路就是茶馬古道,,也是當年紅軍進麗江的行軍路,我的叔叔為紅軍做過向?qū)??!苯衲暌呀?jīng)76歲的納西族老人和文戩領(lǐng)著記者,一邊沿著雨后泥濘的小路登山,,一邊說:“我叔叔告訴我,,紅軍不簡單啊,紅軍當年雖然穿得差,,但縫著五角星的帽子都戴得端端正正”,。
然而,在紅軍初入麗江時,,并不是每一位老百姓都了解這支窮人的軍隊,。
“當時麗江的國民黨民團不敢和紅軍正面交鋒,但卻跟老百姓做了很多反動宣傳,,紅軍要爭取群眾,,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情?!痹惤形h史辦副調(diào)研員和鋼說,。
最終,紅軍用自己鐵一般的紀律贏得了麗江老百姓的信任和擁戴,。
麗江紅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桑增光說,,他的四爺爺桑即強當時被紅軍從監(jiān)獄解救出來,為了報恩主動為紅軍帶路,?!皳尪山鹕辰埃惤懦堑牟每p師傅們紛紛響應(yīng)紅軍的號召,,為他們趕制衣帽,、糧袋,為翻越雪山儲備軍需,?!鄙T龉庹f。
“再走長征路”記者團的記者沿著當年紅軍進麗江的行軍路前進(7月20日攝),。新華社記者江文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