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wǎng)消息:(記者康彥龍朱春燕李姍珊張莉樊帆邢明)很多人向往遠方,,以為那里有詩,,但有人向往遠方,是因為那里有祖國的界碑,。
“有我在,,祖國放心!”十數(shù)年的堅守,,是他們對祖國最長情的告白,。
“共度患難日子總有樂趣?!鄙琅c共的情誼,,都在他們的相視一笑里。
“送別不是件輕松的事,?!睆男卤嚼媳恳淮卧僖?,都是又見,。
他們腳下,是祖國2.2萬公里陸地邊防線,、1.8萬公里陸地海岸線,、1.4萬公里島嶼海岸線。他們心中,,是妻兒的思念,、父母的牽掛,,還有青春的夢想,。
今天,是獨屬于他們的節(jié)日,。這里,,有他們無悔的心聲。
有我在祖國放心
正午的陽光灑在黝黑的皮膚上,,粗糙的手掌還殘留一些皴裂的痕跡,。休假在家的邊防戰(zhàn)士魯周揚,由于帶娃兒疲累,,躺在床上睡得有些沉,,突然,一聲刺耳的防空警報聲從街對面的軍營傳來,,蹭地一下,,他從床上躥起,,直接沖出家門……
旁邊正在哄娃兒的妻子,看著丈夫這一連串舉動,,驚呆了,!
這是本能反應(yīng)?!笆剡吶粘@?,聽到哨聲就要馬上起來?!?/p>
魯周揚駐守的塔克遜哨所位于喜馬拉雅山北麓,,我國西藏崗巴地區(qū),是中國西南邊陲的重要門戶,。
這里,,海拔4900米,最低氣溫可達-40℃,,全年有200多天刮著8級以上大風,,最大時可達10級以上,紫外線輻射強度是內(nèi)地的6倍,。
這里,,空氣含氧量為內(nèi)地的35%,在內(nèi)地心臟跳動一次的供氧供血,,在這里需要跳動三到四次才能滿足供給,。
塔克遜哨所供圖攝影/王乾
9年前,魯周揚大二,,投筆從戎,,壯志滿懷。然而19歲的他并不知道,,他奔向的地方不僅僅是“風大一點兒而已”,。
在拉薩下飛機后,整整坐了一天的車,,才到達日喀則新兵連,,剛開始每天流鼻血?!安筷犛玫狞S膠盆到我們手里都成了紅膠盆,。”但穿上軍裝就不走回頭路,。
剛到塔克遜時,,魯周揚入住的是老兵留下的營房,“翻修了一下,,里面加蓋了一層瓦,,前面加的陽光棚保暖,,如果冷,多蓋兩床被子就是暖氣了,?!?/p>
下暴雪是士兵們最擔心的,一旦大雪封山,,汽車和人員無法上山,,哨所就“與世隔絕”了!下大雪之前,,士兵們要做好冬囤,,“囤一些比較耐放的蔬菜,比如土豆,、洋蔥,、白菜等?!?/p>
魯周揚吃過的畢生難忘的土豆燉雞塊就是在哨所,,“土豆居然是糠的,看著很完整,,一咬跟蜂窩煤一樣,。”
戰(zhàn)士用石塊擺成的巨幅中國地圖攝影/宋小理
在哨所旁的山腰上,,戰(zhàn)士們用石塊擺成巨幅的中國地圖,,特別醒目。崗巴素有“風吹石頭跑”的威名,,所以每隔兩個多月,,戰(zhàn)士們就要爬上山,重新擺放石塊,,給它們刷上鮮艷的顏色,。“在我們那個位置插上小五星,,就是要向祖國說一聲,,有我在,,祖國放心,!”
戰(zhàn)士們滿是凍瘡和血泡的手攝影/羅凱
高強紫外線的照射下,士兵們的皮膚已不再是高原紅,,而是崗巴黑,。手腳都有不同程度的凍傷,指甲蓋也外翻得厲害,。魯周揚向央視網(wǎng)記者展示了一張士兵手的照片,,7只手沒有一個完好,,滿是凍瘡和血泡,他說,,“有些士兵都還在崗,。”
“白天兵看兵,,晚上數(shù)星星”,,哨所方圓二十公里渺無人煙。士兵們就在這“生命禁區(qū)中的禁區(qū)”站崗,、巡邏,、管控邊境、為牧民送醫(yī)送藥,、筑路,、救災……“雪盲癥是正常反應(yīng),掉頭發(fā)是正常反應(yīng),,牙齒松動是正常反應(yīng),,血紅素高也是正常反應(yīng)……”
塔克遜哨所攝影/劉景南
不過,如今塔克遜哨所環(huán)境好了,,營房換上了彩色塑鋼的房頂,,營區(qū)內(nèi)蓋起蔬菜保溫棚。單調(diào)乏味的“老三樣”(粉條,,海帶,,榨菜)菜譜,一去不復返,,信息傳遞也步入網(wǎng)絡(luò)時代,,“我們更要站好這班崗”。
魯周揚想過,,如果當年沒有報名參軍入伍,,現(xiàn)在有可能和同學一起做設(shè)計,也可能跟著親戚做生意,,朝九晚五,,燈紅酒綠,但他從來沒有后悔過,,“責任,,像塔克遜的紅柳一樣,深扎人心,,每一個戰(zhàn)士都把自己深扎于凍土,,面朝蒼天,無愧本心,?!?/p>
2022年是魯周揚退伍的年份:“到時看能不能留下,,能留下就再干個16年?!?/p>
實現(xiàn)一個“更酷”的夢想
815,、816號界碑位于中蒙兩國鐵路接軌處的兩側(cè),碑體是國際通用的花崗巖碑體,,在碑體上,,對著我國的一面,鑲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刻著漢字“中國”,,對著蒙古國的一面,刻著蒙古國國徽,,并刻著蒙文蒙古國的縮寫,,下面分別刻著樹碑年份“2002”。
這是中蒙邊境線上獨一無二的同號雙立雙面界碑,。雙立雙面,,即在815、816號界碑的主碑旁,,分別樹立了副碑,,主、副編號為(1),、(2),,分別刻在“2002”的下面。
如果把中國版圖陸地部分比作一只俯瞰太平洋的雄雞,,那么這塊界碑所在的地方正是雄雞脖頸揚起的折彎處,。
武警邊防部隊二連邊防檢查站的戰(zhàn)士,每天24小時在界碑旁輪班站崗,。每一位戰(zhàn)士站在那,,就是一座界碑。
春天,,沙塵暴帶來的沙子把界碑圍了半米高,,他們清理堆沙。冬天,,大雪包圍住界碑的時候,,他們清理積雪。
站立于此,,邊防戰(zhàn)士能看到:國內(nèi)一側(cè),,解放軍在邊境線旁訓練,,部隊執(zhí)勤人員在中蒙鐵路的貨運線上查驗貨物,;國外一側(cè),,貨運列車往來于蒙古國的大小車通道上,對方邊檢在查驗貨物,。
場景雖然總是相似的,,但邊防戰(zhàn)士需時刻保持警惕。
即使在夜間,,一聽到警報,,他們會立即從睡夢中醒來,秒速穿衣,,帶上裝備立即往下跑,。
“每一位戰(zhàn)士都一樣,不能有半點遲疑,?!狈塾谖渚叿啦筷牰B邊防檢查站的那溫說,警報響了,,就意味著崗哨發(fā)現(xiàn)了情況,,同時也意味著崗哨可能會面臨生命威脅。
危難之際,,唯快不破,。“可能是更快一分鐘,,可能是更快一秒鐘,,結(jié)果就會不一樣?!痹诮绫v守,,那溫認識到,團結(jié)不僅能共同成事,,有時還能保命,。
“玩命生死簿”“午夜驚魂哨”“追魂奪命表”“千里輪回路”……這些訓練項目的戲稱表露了他們出生入死的無畏與相守。
讓那溫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突擊集訓中,,10位隊友一同用40分鐘跑完了10公里的路程之后,僅一位隊友兜里有一瓶500ml的礦泉水,,大家傳著一口一口地喝了一圈之后,,瓶子里還剩半瓶水。
“共度患難日子總有樂趣,?!弊鳛橐幻?5”后,入伍前,那溫有太多跟朋友的享樂時光,,但駐邊的這些“共患難”更覺彌足珍貴,。
高強度的訓練,除了讓身體變得強壯外,,更重要的是鍛煉了毅力,。入伍兩年,那溫不再是那個盼著趕緊回家的“小白”,,拉練三十公里也不再那么艱難,。他嘗試著去探索自己,尋找自己,。
年初回家時,,盡管一身休閑服,還是被人問到:“你當過兵吧,?”那溫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軍營生活對他的改變是如此深刻。他享受這種改變,。
大學期間,,體育專業(yè)的那溫有兩個夢想,一是成為一名健身教練,,二是開一家自己的文玩店,。第一個夢想,他利用大學的課余時間實現(xiàn)了,,第二個夢想,,他在網(wǎng)上也已小有收獲。
如今,,那溫要去實現(xiàn)一個“更酷”的夢想——做一輩子的中國軍人,。“成為一名中國軍人,,是一生的榮譽,。”
界碑就像媽媽的眼光
戈壁灘上的朝陽,,一旦突破地平線,,便開始變得刺眼。晨光尚未破曉,,梧桐溝邊防連戰(zhàn)士周帥華和戰(zhàn)友們便整裝待發(fā),,開始一天的巡邏。
梧桐溝位于新疆黑戈壁的邊界線上,,方圓百里,,沒有人煙,。這里并沒有如其地名般美麗的梧桐林,遍地一望無際的碎石和遠處隱約可見的天山,,成為這塊“生命禁區(qū)”的風景線,。宛若“桃花源”般的邊防連營區(qū)旁,迎風搖曳的胡楊,、枝繁葉茂的紅柳,,和守土戍邊的戰(zhàn)士一起,,給這片戈壁添了一絲生機,。
在茫茫的戈壁灘,每座山都很孤獨,。周帥華和戰(zhàn)士們巡邏的地點,,就在戈壁的深山之中,交通不是很方便,,有些時候需要徒步上山,,走到晚上11點才出山,驅(qū)車返回營地,。而這樣的巡邏,,對邊防連的戰(zhàn)士來說是“家常便飯”。常年在山里跑,,大山也給他們的身體留下了印記,。腰肌勞損、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成了一些邊防官兵的“職業(yè)病”,。
33歲的周帥華是一名入伍14年的老兵,,也是邊防連的班長。談到自己的入伍經(jīng)歷,,這位老班長還是記憶猶新,。“高考落榜了之后,,我就到部隊來了,。”來部隊后,,周帥華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大學夢”,,入伍之初,他報考了軍校,,雖然最后因差1分未能圓夢,,但始終沒有放棄學習。
年復一年,,安心戍邊,,將青春獻給邊疆,,需要一種情懷。老戰(zhàn)友的言傳身教,,給了周帥華很大的觸動,。回想起當年那一幕,,他連用三個“很感動”形容當時的心情,。入伍第二年,周帥華和戰(zhàn)友們在巡邏時由于下大雪,,山路又遠,,不小心把腳扭了。眼看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不動了,,指導員二話沒說背著他走了20多分鐘,。大冷的天兒,指導員汗不斷地往下流,。
面對艱苦的戍邊環(huán)境,,選擇留下,還是離開,?這個看似不難回答的單項選擇題,,每當夜深人靜捫心自問,卻是邊防軍人心里最難跨越的一道坎兒,。
“你看吧,,我今年第14年,我已經(jīng)送了13批老兵了,?!边x擇留在戈壁的他,每年都會送走10多個戰(zhàn)友,?!八蛣e不是件輕松的事,每當有人離開,,眼淚就不停地流,,特別是想起以前跟戰(zhàn)友在一起的某個瞬間時,就控制不住了,?!?/p>
周帥華也曾迷茫過,“感覺在部隊待這么久了,,讓我搞訓練,,搞執(zhí)勤我還有兩下子,離開部隊我什么也不會,?!?/p>
和大多數(shù)戰(zhàn)士一樣,,入伍10多年來,周帥華感覺虧欠最多的是自己的家人,。在自己決定入伍之后,,父親曾鼓勵他好男兒志在四方,讓他勇敢走出去,。而母親因為太想自己,,患了抑郁癥,雖已痊愈,,但每提到母親,,他還是有一種說不清的愧疚。
有兩件事一直是周帥華內(nèi)心的痛處,。一是妹妹結(jié)婚沒趕回去,,沒有親眼看到妹妹嫁人,;二是沒能參加奶奶的葬禮,。奶奶去年冬天去世,他沒能見到老人最后一面,。
“說心里話我確實想回去,,但考慮到連隊工作需要,也只能慢慢說服自己,,當時我心里特別的不舒服,,感覺特別虧欠我奶奶?!泵鎸Ω瓯跒?,他的眼淚嘩嘩的,卻只能默默地望向家鄉(xiāng)的方向,。
男兒有淚不輕彈,。
山河無恙,歲月靜好,。戰(zhàn)士們對遠方有一份牽掛,,腳下卻是他們共同的青春。
“我走在荒涼的山脊上,,界碑就像媽媽的眼光,,她看著兒子緊握的鋼槍,她賦予我健步如飛的力量……”這首梧桐溝邊防的連歌《邊關(guān)是我建功的地方》,,在每一名連隊官兵的喉嚨里,,響徹邊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