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是一次開創(chuàng)新局的偉大遠征。
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進行了艱苦卓絕的長征,,實現(xiàn)了中國革命事業(yè)從挫折走向勝利的偉大轉折,。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弊源耍粭l熠熠生輝的紅飄帶,,永恒地銘刻在神州大地,,蕩氣回腸,,歷久彌新。
中華民族在復興之路上,,必將跨越新的“雪山”“草地”,,征服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向時代交出一份圓滿答卷,。
游客在臘子口戰(zhàn)役舊址參觀臘子口戰(zhàn)役紀念碑(8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
信仰的力量能有多強大?
600余次戰(zhàn)役戰(zhàn)斗,,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險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頑強意志征服了人類生存極限……
對于紅軍身后留下的一長串數(shù)字,二戰(zhàn)名將,、英國元帥蒙哥馬利在《三大洲》一書中稱贊:“這是本世紀最偉大的軍事史詩,,是一次體現(xiàn)堅韌不拔精神的驚人業(yè)績?!?/p>
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
紅一方面軍,1934年10月從江西于都出發(fā),,次年10月到達陜北,,歷時一年,行程二萬五千里,,部隊出發(fā)時8萬多人,,抵達陜北時僅余六七千人。
紅二方面軍,,從1935年南下湘中開始,,歷時11個月,行軍16000余里,,進行大小戰(zhàn)斗110多次,,1936年10月到達陜甘蘇區(qū)。
紅四方面軍,,從1935年強渡嘉陵江西進開始,,歷時1年7個月,行程近萬里,,于1936年10月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
紅二十五軍,在同黨中央失去聯(lián)系的情況下孤軍遠征,,行程近萬里,,先期達到陜北后鞏固了根據(jù)地,,主動接濟隨后到來的中央紅軍,毛澤東稱贊“為中國革命立下了大功”,。
這是7月21日在云南省祿勸縣拍攝的金沙江皎平渡口,。新華社記者吳壯攝
信仰的力量,好似葵花向陽,,讓紅軍戰(zhàn)士克服千難萬險,,也要到達勝利的彼岸。
君不見,,巍巍雪山之上,,無數(shù)戰(zhàn)士手腳并用,逆風而行,。有人倒下,、有人昏迷,甚至有戰(zhàn)士犧牲前,,還不忘留下自己的黨費,。
君不見,茫茫草地之中,,沒有村舍道路,,有的只是漫漫泥澤。紅軍戰(zhàn)士前赴后繼,,一個人犧牲了,后邊的人強忍淚水,,接續(xù)前行,。
艱難可以摧殘人的肉體,死亡可以奪走人的生命,,但沒有任何力量能夠動搖共產(chǎn)黨人的理想信念,。
“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痹陲L雨如磐的長征路上,,正是理想之光,指引著紅軍一路向前,、向前,。
游客在遵義會議會址參觀(7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陶亮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