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全國網絡媒體寧夏行南線“點贊團”來到隆德縣鳳嶺鄉(xiāng)李士村。整齊的柏油馬路,,嶄新的健身器械,,別致的走廊,令人耳目一新,。這些都要得益于該村大力發(fā)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挖掘地方傳統(tǒng)特色。
莊稼戶成了新股東
據悉,,2018年,,李士村委會通過村民代表大會集體決策,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按照“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fā)展模式,,爭取自治區(qū)財政廳村集體經濟壯大發(fā)展項目資金200萬元,將其作為股金,,小部分分給村集體大部分按人頭分配給村民,。“我們把200萬元的起始資金分成4000股,,其中600股屬于村集體,,3400股分給全村365戶1155名村民?!痹摯宕逯R永新說,。
齊永新告訴記者,2018年,,這筆起始資金給村里帶了118萬元的總收入,,其中純利潤38.6萬元,村里將1.6萬元繼續(xù)投資進去,,剩下的37萬元用來給村民分紅,,每人分了200元,。
老技藝帶來致富經
投資辦產業(yè),啥才是村里的特色產業(yè)呢,?傳承多年的土法釀醋,、制油、磨面技藝成了村里的“致富經”,。
2018年,,該村將閑置的6幢校舍改造成李士村鳳河醋廠、意興油坊,,恢復傳統(tǒng)農村釀醋,、榨油工藝流程,并將制作出來的醋,、油,、面銷出大山,銷往各地的超市里,。
在該村醋廠,,記者們品嘗了土法釀制的醋,紛紛贊不絕口,。技術人員告訴記者,,這些醋完全是零添加,發(fā)酵期長達一個月,,因此每斤能賣到6元,。
而在意興油坊,記者們參觀了從炒籽,、磨碎,、搗勻、蒸煮,、制油餅到成品的全過程,。齊永新告訴記者,相對于工業(yè)生產,,土法煉油不僅沒有任何添加劑,,而且保留了糧食里的粗纖維,,營養(yǎng)價值更高,,口感也更好,一斤能賣到30元,。
錢袋子鼓了心坎里樂了
村里成立了合作社,,村民們搖身一變成了股東,傳承多年的老技藝也成了致富經,,日子更是一天天好起來,。
2018年之前,,村民張玉霞家里一直住著土坯房,去年,,得益于村集體經濟和種田,、養(yǎng)雞等,她家的土房子變成了磚瓦房和小院子,,每年還能拿到分紅,。“我們家5口人,,每年就能拿1000多元的分紅,,還不用自己出一分錢?!彼f,。
村民李翠琴40年前嫁到李士村,說起當年的窮日子,,她記憶猶新,。“剛嫁過來的時候,,炕上連個席子都沒有,,一床被子都置辦不起?!比缃?,她家早已置備齊了現代化家具。李翠琴的老伴李丁剛告訴記者,,家里五口人,,每年可以領到1000元的分紅?!艾F在政策越來越好,,我們老百姓啥都不用出,就能坐在家里領分紅呢,?!彼呛堑卣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