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為中青年干部講授“開學第一課”。在新聞稿中,“斗爭”一詞出現(xiàn)將近60次,立刻成為刷屏的關鍵詞,。作為創(chuàng)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跡”的百年大黨,,中國共產(chǎn)黨為什么在此時強調(diào)“偉大斗爭”,?“偉大斗爭”的對象是什么?如何來進行這樣一項“偉大斗爭”,?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史節(jié)點上,,習近平總書記號召“發(fā)揚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對全黨的動員和召喚意義深遠,。
時不我待偉大斗爭是應對當代大勢的主動作為
憂患意識從來都是共產(chǎn)黨人對于國家、對于人民深沉責任感的體現(xiàn),。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著名的“進京趕考”說。70年后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對于執(zhí)政黨所面臨的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有著清醒的判斷,。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xiàn)的。實現(xiàn)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全黨要充分認識這場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
當下的國情,是中華民族正處在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艱巨繁重。我們現(xiàn)在所處的,,是一個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時候,,是一個愈進愈難、愈進愈險而又不進則退,、非進不可的時候,。
當下的世情,是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就越處于國際矛盾的風口浪尖,甚至遭遇形形色色的封鎖,、遏制和打壓,。
當下的黨情,是黨面臨的長期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jīng)濟考驗、外部環(huán)境考驗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黨面臨的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具有尖銳性和嚴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