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鳥類,,姚慶峰將自己多年的積累整理成一本《北大港濕地常見野生鳥類圖志》,,詳細記錄了北大港濕地的地理位置,、候鳥遷徙路線,,并按保護等級介紹了常見的60多種鳥類的生活習性及圖片,。
保護鳥類是個細致活兒,。姚慶峰介紹,,有的鳥喜歡深水,有的喜歡淺灘,,有的在蘆葦蕩里筑巢,,有的在樹上筑巢,濕地工作人員會根據(jù)鳥類的不同喜好調(diào)整濕地環(huán)境,。
作為亞洲東部候鳥南北遷徙中的重要驛站,,每年到北大港濕地停歇和棲息的鳥類有上百萬只。隨著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和修復(fù)力度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旅鳥選擇留在這里過冬,,給鳥類保護工作帶來了更多的挑戰(zhàn)。
有一年冬天,,幾只東方白鸛留在濕地沒有飛走,,但水面已全部結(jié)冰,東方白鸛無法覓食,。姚慶峰和同事到市場上買來泥鰍投喂,,還在光照好、背風的冰面,,人工鑿出一個個冰洞,,方便東方白鸛覓食。
濕地里還聚集了大量素食鳥類,,冬季食物減少,,工作人員時常會在這些鳥類出沒的地帶撒放玉米等谷物。
在天津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qū),,野生鳥類保護員姚慶峰(右一)和同事一起對鳥類進行巡護,。新華社記者 張宇琪 攝
近年來,,濕地增加了安保協(xié)勤人員,加大巡護力度,,去年冬天以來,,會同公安等部門開展聯(lián)合執(zhí)法364次,重點區(qū)域?qū)嵤?4小時晝夜巡護,。姚慶峰和同事還經(jīng)常深入居民聚集區(qū)進行科普宣傳,,通俗易懂地講解濕地的重要性,增強居民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意識,。
隨著宣傳工作的深入,,志愿者和附近居民也自覺加入鳥類保護工作,當?shù)刂饾u形成了“政府+民間”的濕地鳥類保護機制,。
去年隆冬季節(jié),,一只黑天鵝跌落在濕地外圍的水塘中,接到附近村民的電話后,,濕地工作人員李錦龍立即趕往現(xiàn)場救助,。
“當時水面已經(jīng)結(jié)了一層薄冰,人踩上去冰就碎了,,但黑天鵝體力不支不能飛到岸邊,,只能穿上水褲趟水,將黑天鵝從水塘中救上來,?!崩铄\龍回憶說,“顧不上考慮那么多,,不能看著黑天鵝在眼前卻不管它,。”
在天津北大港濕地自然保護區(qū),,野生鳥類保護員在鳥類出沒的地帶撒放玉米等谷物,。新華社記者 張宇琪 攝
對濕地環(huán)境不遺余力地保護,讓這里成了鳥類家園,。這片總面積3萬多公頃的濕地上,,鳥類已由2017年的249種增加到目前的276種,野生動物種群數(shù)量增長了11%,。
“只有融入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大自然才能向人們展示她最美麗的一面,,人們才能感受到這些鳥類的魅力,。”姚慶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