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燈結彩,,年味愈濃,瓦楞屋檐層層堆疊而上,,阜平縣龍泉關鎮(zhèn)駱駝灣村在燈光輝映下,,美得如一片幻境。
駱駝灣村位于阜平縣城西40公里的太行山深處,,2012年歲尾,,踏著皚皚白雪,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
72歲的顧寶青,,至今還清楚地記得習近平總書記掀簾進屋時臉上那親切的笑容。那一天,,她和老伴兒唐榮斌,,在自己家中接待了總書記。
“前一天,,山里剛下了雪,,地上積著一指厚的雪。沒想到,,習近平總書記頂風踏雪到我們這偏僻的小山村來了,。”顧寶青說,。
“總書記一掀門簾從外面進來了,。天冷,,老唐趕緊把地上的火盆搬到炕上,想讓總書記暖和暖和,??倳浺娢覀兩狭丝唬哺撔狭丝?。老唐問總書記:‘會盤腿嗎,?’總書記笑著說:‘我實際上盤腿功夫挺好?!f著真的很麻利地把腿盤了起來,。”
說到這兒,,顧寶青笑了,。
“總書記問我們生活過得怎么樣,每年收入多少錢,,你們吃什么,?我一撩開鍋,我說就吃這個,?!鳖檶毲嗷貞浿?。
鍋里溫著的是饅頭,、玉米餅子、蒸熟的紅薯,、土豆和南瓜,。顧寶青從鍋里拿出一塊蒸土豆,,遞給了總書記?!翱倳涥艘粔K,,放在嘴里,還讓旁邊的人都嘗嘗,?!?/p>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習近平在河北省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這是習近平在龍泉關鎮(zhèn)駱駝灣村詳細詢問困難群眾唐榮斌(右)日常服藥情況,。
看到這些鄉(xiāng)親尚未擺脫貧困、生活還比較困難,,習近平心情十分沉重,;盡管困難,鄉(xiāng)親們說的都是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沒有什么要求,,心里只念著黨和政府好,,習近平很受感動,。他說:“我們一定要想方設法、群策群力,,盡快讓鄉(xiāng)親們過上好日子,,都能快點脫貧致富奔小康,。”
沒有農(nóng)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qū)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國決勝決戰(zhàn)脫貧攻堅的號角,從阜平吹響,。
七年過去了,,臨近春節(jié),,再掀開顧寶青家的鍋蓋:大白菜,、五花肉,、煎豆腐……應有盡有,。
和顧寶青家一樣,,駱駝灣的日子都在“咕嘟咕嘟”泛著油花,,幸福溢滿整個村莊,。
過去,,老鄉(xiāng)們種植土豆、山藥,,僅僅是為了糊口,;現(xiàn)在,老鄉(xiāng)們的口糧,,多種多樣。這個改變還得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因地制宜,、科學規(guī)劃,、分類指導、因勢利導”的扶貧思路說起,。
九山半水半分田,山高溝深駱駝灣,。這里土地貧瘠,,交通閉塞,道路狹窄崎嶇,,基礎設施落后,。2012年的駱駝灣村,608人里有428人為貧困人口,。村里常住居民以留守老人為主,,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
當年,習近平勉勵干部群眾說:“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p>
堅定信心,、找對路子,。路子在哪兒,?
駱駝灣村天藍水綠,,空氣質量非常好,,這樣的環(huán)境產(chǎn)出來的香菇大概率是優(yōu)質香菇,;駱駝灣村夏天正午最高氣溫也不超過30℃,,是一個天然的避暑勝地,冬天雪景優(yōu)美,,有著巨大的旅游潛力,。
于是,打造鄉(xiāng)村生態(tài)旅游,、山下發(fā)展食用菌種植,、山上種植新型果樹的產(chǎn)業(yè)脫貧思路,就此確定,。
△實現(xiàn)整村脫貧出列后的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村貌,。
就這樣,駱駝灣村蓋了新房,,流轉了土地,,發(fā)展起食用菌、林果業(yè)等扶貧產(chǎn)業(yè),,村民有了土地流轉金和打工薪金,,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的950元增長到2019年的13620元,。
“誰能想到,,還是那片山,過去人們的收入就是在山上種點地,,你看現(xiàn)在,處處有崗位,,人人能掙錢,。”駱駝灣駐村第一書記劉華格感慨道,。
劉華格剛駐村時,,走在街上,人們紛紛上前拉住她問:“俺家為啥不是貧困戶???”“我為啥不能吃低保啊,?”現(xiàn)在,,再走上街,依然有人圍住她,,問題都成了:“別人都有活兒干,,給我也找個活吧?!?/p>
“大馬路修到家門口,,家家住上新民居,空氣源熱泵替代了炭火盆?!睂τ隈橊劄炒謇锏娜藖碚f,,“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事情都變成了現(xiàn)實。
在駱駝灣,,68戶村民與北京的公司合作開辦農(nóng)家院,,農(nóng)戶把閑置的農(nóng)家院租給公司經(jīng)營,戶均年增加租金收入1萬元,。民宿產(chǎn)業(yè)帶動本村及周邊群眾90人就業(yè),人均務工年增收達到2萬元,。
漸漸地,,村里的年輕人多了起來,,頭腦活絡的任記軍也返回了家鄉(xiāng),,“回家可以在村里打工,只要能干活就有活干,,每個月能落幾千塊,,比在外面好,。”小吃街,、民宿旅游和農(nóng)家樂,,以前只能在貧困的山坳里“打轉轉”的村民,,有了新營生。
△游客在駱駝灣一號院前合影留念,。
“回家吃飯”餐廳位于街邊一座寬敞的農(nóng)家院落,,大鐵鍋里熬菜香氣四溢,,胖胖的大油條,、金黃的咸餅,、各種食材做成的蒸碗……地道的農(nóng)家飯菜還原山村真味,,勾起來客遙遠又溫馨的“回家”記憶,。
顧寶青打工的“唐家原味”檔口就在這家餐廳,。游客多的時候,,她一邊攤黃子,一邊為顧客講解阜平美食的來歷,,忙得不可開交,。
老伴兒唐榮斌去世后,顧寶青曾擔心自己一個人,,日子會難熬,。2019年5月,駱駝灣村民宿旅游項目正式運營,。餐廳檔口專門請她過來蒸土豆,、攤黃子,制作展示當?shù)孛朗?。村里游客越來越多,,顧寶青也越來越忙,,每天過得又充實又踏實。
隨著駱駝灣鄉(xiāng)村游人氣的聚集,,昔日沉寂的山村熱鬧起來,。近些年,全村累計有80多名年輕人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曾經(jīng)只有老人留守的村子,,因為年輕人的歸來,煥發(fā)出生機與活力,。
2020年1月5日,,一場熱鬧的分紅大會在駱駝灣實業(yè)發(fā)展公司舉行。大麻袋,、小挎籃,,村民們早早趕來,個個笑逐顏開,,家家滿載而歸,。
脫貧才兩年的小山村,哪來的紅利,?
2018年3月,,幫扶駱駝灣的駐村工作隊新隊員進駐。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有產(chǎn)業(yè),有收入,,才能致富奔小康,。工作隊在和村干部反復合計后,決定利用社會捐助的50萬元,,成立村集體企業(yè)——駱駝灣實業(yè)發(fā)展公司,。
公司成立后的第一個春節(jié),村民便拿到了分紅款,,這在駱駝灣村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2019年,公司又成立了“駱駝灣集市”電商平臺,,銷售西紅柿4000多斤,、蘋果2000多斤、黑木耳3000多斤,,駱駝灣的好產(chǎn)品已經(jīng)送到了首都北京市民的餐桌上……2020年春節(jié)前,,駱駝灣百姓再次分紅笑開顏。
分紅這天,,駱駝灣飄下了2020年第一場雪,。這場雪,下在太行深處,,也勾起鄉(xiāng)親們心底最深的思念,。
七年前,也是這樣下著雪,。習近平總書記踏雪而來,,訪貧問苦;離開時,,他說希望鄉(xiāng)親們早日脫貧,,希望下次來時,村子里有大的改變,。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顧寶青至今心里暖暖。分紅這天,,顧寶青特意蒸了一鍋土豆,,剛從屜上揭下,熱氣騰騰的,,像極了駱駝灣現(xiàn)在的好生活……
“我們特別想對總書記說,,山里的鄉(xiāng)親們脫貧了,總書記放心吧,!”
監(jiān)制|王姍姍張鷗
主編|陳劍祥汪潔
策劃|郝薇
編輯|楊彩云
記者|錢江王帥南祁文杰魏海超李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