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北京同仁醫(yī)院援鄂醫(yī)療隊男護士韓遵海給妻子的家書上,有這么一張照片——剛值完班從隔離病房出來,,在“戰(zhàn)袍”的包裹與汗水的浸泡下,他衣衫半濕,,雙手蒼白,,卻笑容燦爛。家書中,,他寫道:“你放心,,武漢是我的福地。非常愿意為這個城市做點事情,?!?/p>
這是一年來韓遵海第三次踏上武漢,看到昔日紅火的街道如今冷冷清清,,小韓的心情很復雜,,他在心里說:武漢別怕,我們來了,!
韓遵海所在的病區(qū)有40多位患者,。“第一次接觸確診患者,,說不害怕是假的,。”但他很快調整過來,。因為是綜合ICU出身,,有13年的危重病人護理經(jīng)驗,無論是使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對病情預判,,還是處理呼吸困難,,安撫隔離病人焦慮不安的情緒,韓遵海都游刃有余,。但以前最普通的血管穿刺,,現(xiàn)在有點困難,“因為帶著兩三層手套,,再加上出汗,,指頭尋找血管的感覺不那么靈敏了?!?/p>
醫(yī)務人員身穿防護服,,看起來像機器貓,分不清誰是誰,。這天,,病房巡視的韓遵海剛說了一句話,就被一位患者聽出來:“你是小韓吧,!”
這位大姐因為護理親人自己也被感染,,家人都被隔離,入院后沒有人給她補給日用品,,于是韓遵海把自己備用的牙膏,、香皂和衛(wèi)生紙等等都送給她。每次護理完都會多些安慰和鼓勵,。
“我怎么也聯(lián)系不上他了,。”韓遵海知道,,“他”是大姐護理的親人,,是誰,大姐卻不肯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