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記者探訪武漢“火眼”實驗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每日達1萬人份
央廣網(wǎng)武漢2月26日消息(記者常亞飛黎明)據(jù)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精準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是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確診和康復出院的重要依據(jù),,也是密切接觸者解除隔離的評判標準之一。在疫情初期,,由于缺少符合標準的檢測實驗室等原因,,新冠肺炎核酸檢測一度被“卡脖子”,疑似患者遲遲不能確診住院,,核酸檢測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2月5日,由華大基因主導設計及運營的“火眼”新冠病毒應急檢測實驗室開始試運行,,目前運行情況如何,?
目前,武漢市共有包括“火眼”實驗室在內(nèi)的45家機構(gòu)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市核酸檢測能力達到每天2.5萬人份,,其中,坐落在武漢東湖高新區(qū)的“火眼”實驗室,,檢測能力達到每天1萬人份,,占到了近4成,。武漢“火眼”實驗室主任田志堅介紹:“現(xiàn)在的日檢測量還沒有達到我們的設計通量,實際上設計通量是1萬,,再加上你們剛從B2來,,那個地方實際上每天的最高(檢測量)是4000,所以整個華大基因在武漢的實驗室的檢測峰值是14000,?!?br/>
根據(jù)實時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5日下午3點,,武漢“火眼”實驗室的累計到樣數(shù)為63916個,,累計檢測數(shù)為61051個,每天的到樣數(shù)呈增長趨勢,。田志堅解釋,,這是由于近期武漢要完成臨床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發(fā)熱患者的“核酸檢測存量全部清零”導致的。田志堅說:“實際上在21日武漢市提出來‘庫存清零’,,要將之前由于受到核酸檢測能力限制而沒有進行檢測的樣本,,全部要在21日之前清零。那么21日之后要實現(xiàn)‘日清日結(jié)’,,就是每一天都要對樣本進行完全檢測,。這幾天我們檢測的樣本不光是武漢市的,還包括其他地市的樣本,,所以在這兩天呈現(xiàn)了增長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