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武漢,櫻花漸次開放,。往年行人如織的景象未能出現(xiàn),,街道顯得有些冷清。熱火朝天的場面轉移到了線上——各個社區(qū)的微信群里,,購買物資的消息持續(xù)不斷地刷屏,,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接到消息,便出門統(tǒng)一購買物資再分發(fā)給業(yè)主們,。這些在寂靜街道上穿行的“紅馬甲”,,正為武漢增添無數(shù)暖意。
振臂一呼應者云集
采購生活物資,,這件在往常易如反掌的事情,對于今日的武漢民眾來說并不簡單,。社區(qū)需要提前統(tǒng)計一家一戶的需求,,再把采購清單發(fā)給供貨商,,貨送到了,,為了防止人員聚集,還得分組進行分發(fā),。繁重的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才能順利進行,。
2月23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武漢市啟動實施“志愿服務關愛行動”,,在全市范圍內專項招募志愿者,一周時間就有超過7萬人報名,。
武漢市江岸區(qū)球場街同慶閣社區(qū)居民劉放26日在平臺上看到自己申請通過的消息,,感到很開心,“能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做點事,,心里特別踏實”,。
她就是這幾天在同慶閣社區(qū)大門處忙碌的十幾個身影之一,她和同伴們正忙著給小區(qū)居民分發(fā)采購回來的生活物資,。幾十個裝滿物資的大號塑料袋堆放在門口,,為了方便統(tǒng)計,志愿者們在袋子上寫好編號,,一個編號就是一戶居民。
在群里“接龍”成為近來武漢居民每天必做的“功課”,,居民們要在上一條匯總需求的消息后面加上自己的需要,,再轉發(fā)出來,,方便統(tǒng)計,。
打開志愿者蔡飛的手機,這一天的主題是“調味料”,,蒸肉粉、腐乳,、生抽,,再加上家家戶戶都必點的老干媽,志愿者們匯總出188份清單,。
“這些年輕的志愿者真是不錯,,”居民何學先說,“幾千條信息,,我看他們每天都在忙,。”他常??吹街驹刚邆兞璩窟€在群里討論當日工作的疏漏,第二天早上7點又開始安排工作,,“我自己心里想他們哪里休息了呀”,。
訂購的物資到了,志愿者們通知業(yè)主下來取貨,,6戶為一組,,一組取完再通知下一組,他們要從下午兩點半守到晚上八九點,。
有的社區(qū)居民沒有報名參加志愿者,,看到這群人忙碌的身影,他們也主動要求來幫忙,。
陶芬看到社區(qū)的工作人員很忙,,主動提出幫忙,卻被拒絕了,。但她并沒有離開,,而是一直在旁邊等著。志愿者們見狀,,把核對單子的任務交給了她,?!耙驗榻裉觳说钠贩N很多,涉及的戶數(shù)也多,,能跟志愿者分擔一點,,我們也會心安一點?!?/p>
攝影愛好者何學先把自己稱為志愿者的編外人員,,有空的時候,,他就為志愿者們拍些照片,,作為留念?!班徖镏g相互鼓鼓勁,,互相多些正能量的東西?!?/p>
蔡飛說:“雖然說本來就是無償?shù)?,但也不能做完之后讓大家來埋怨我們。既然做我們就把它做好,,做到讓鄰居都滿意,。”志愿者們在小區(qū)受到歡迎,,業(yè)主自發(fā)捐口罩給他們用作防護,。
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
據(jù)硚口區(qū)民意社區(qū)黨委書記熊慧娟介紹,,一位社區(qū)干部被確診新冠肺炎后,,社區(qū)工作人員“隔離的隔離,生病的生病”,,最艱難的時候,,這里只有三個人能來上班。送病人,、登記,,他們的電話鈴響個不停。
“志愿服務關愛行動”招募令發(fā)布以后,,馬上就有30多名志愿者加入,,大大緩解了社區(qū)干部的壓力。
27歲的邱熊是民意社區(qū)的租戶,,本準備在臘月二十九那天回老家黃岡過年,,結果因為離漢通道關閉留了下來。
此前,邱熊從微信群里了解到武漢要緊急修建火神山和雷神山兩座醫(yī)院,,他拉著宿舍的幾個小伙伴一起去了火神山,。“我們連衣服都沒拿,,直接穿一件衣服,在樓下掃了幾輛自行車就走了,?!鼻裥苄φ劦溃T了四個多小時才到達目的地,,他們都感到疲憊不堪,。
邱熊和幾個小伙伴在火神山和雷神山工作了兩個星期,不分晝夜,,最忙的時候幾天幾夜都不休息,。他說:“最累的時候就是上個洗手間都能睡著,但是到了工地就一點瞌睡都沒有了,?!?/p>
從雷神山的工地上回到社區(qū),,在家休息了兩天之后,,看到社區(qū)在招募志愿者,他又找社區(qū)報了名,。
“我從小就在武漢長大,,小的時候也有很多武漢人幫過我,再說我也是湖北人,,這件事本來就出在我們這邊,,能出份力就出份力,”邱熊想了想,,又補充說,,“又不會掉塊肉,吃碗面條就回來了,?!?/p>
有一家人帶著孩子從外地到武漢看病,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滯留在了武漢,。在外面的小旅館住了幾天后,,他們的錢用光了,只好借住在朋友家,。張章帶領隊員們給他們送去業(yè)主和愛心人士捐助的物資,。一袋又一袋物資送過去,女主人又驚訝又感動。張章掏出一千元錢,,對她說:“這個錢我們剛才用酒精消過毒的,,先拿著以備不時之需?!迸魅思t了眼眶,,她抽噎著說:“真的很感謝這個社區(qū)的人,鄰居知道我們家小孩子沒有米糊了,,就給我們送過來,,還有小孩子的衣服?!?/p>
張章說:“社區(qū)的事都是老百姓的事,都很瑣碎,,但加起來就是大事,,只要居民滿意,我就覺得我們的工作做到位了,?!?/p>
上完網(wǎng)課志愿服務
張安欣是蔡甸區(qū)正街社區(qū)年齡最小的志愿者,只有16歲,,正讀高二年級,。每周工作日,張安欣上午學完網(wǎng)課,,中午就到社區(qū)參加志愿服務,。
她的媽媽張杏榮是社區(qū)里的網(wǎng)格員,疫情發(fā)生以來,,社區(qū)工作成倍增長,,經常加班到深夜。張安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跟家人提出想要去幫忙,減輕社區(qū)的工作負擔,。
雖然年紀小,,但工作一點也不少。在制作登記表格,、核對團購數(shù)量等電腦前的工作,,張安欣可比大人還利索。
硚口區(qū)中山社區(qū)玉帶匯景苑志愿者余漢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飛行學院2018級的學生,,今年剛剛20歲。
一大早,余漢明的手機就成了熱線電話,。由于社區(qū)居民沒見過余漢明,,只知道他是可以幫著買菜的志愿者。所以,,00后的“小余”成了居民們口中的“余師傅”,。
對于沒做過飯的余漢明來說,識別蔬菜的品種尚是一項難題,。為了完成買菜任務,,他準備了一個小本子,每家每戶的買菜需求,,他都一一記錄下來。
余漢明說,,做志愿者不僅讓自己的生活充實了,還收獲了滿滿的成就感,,更讓自己得到了成長,。“曾經自己可能對于身邊的事物不是特別關注,,現(xiàn)在慢慢會主動詢問身邊的人有沒有需求,,自己有沒有什么能夠幫助到其他人的地方,面對問題也可以比原來更耐心,,更細心,,并且去解決它,而不是像原來那樣去逃避,?!?/p>
志愿者的能量正在平凡的世界里匯聚成溫暖的春光。他們做的也許只是些平常甚至瑣碎的小事,,但對于社區(qū)居民來說卻是生活的大事,,而對于武漢來說也是維系城市正常運轉的實事。正如一位志愿者所說:新冠無情,,武漢有愛,;大愛無疆,小愛暖心,。(文/闞純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