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23日電(記者韓梁)7年前的春天,,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向世界提出重大倡議,呼吁國際社會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
7年后的今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人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類命運與共的重要性,、緊迫性。短短數(shù)周,,疫情蔓延至1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多國進入“緊急狀態(tài)”乃至“戰(zhàn)時狀態(tài)”……
大疫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愈發(fā)凸顯出其現(xiàn)實意義和時代價值,,為國際社會闖過“至暗時刻”,、贏得最終勝利注入寶貴信心和動力。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fā)表演講。(新華社記者丁林攝)
指引前行的思想力
從2013年莫斯科的早春出發(fā),,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中國邁向世界的腳步更加堅實有力。7年來,,這一順應歷史潮流的中國理念日臻成熟完善,,成為激蕩世界的時代強音,引發(fā)共振和鳴,,匯聚變革力量,。
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邁向命運共同體“四個堅持”的實踐路徑,;在聯(lián)合國成立70周年系列峰會上,,系統(tǒng)闡述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五位一體”路線圖;2017年1月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詳細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動因,、愿景與實施路徑……每一次縱貫古今,、娓娓道來的講述,總能引發(fā)強烈國際回響,,凝聚廣泛共識,。
百年變局下的世界,既面臨社會分裂,、族群對立的撕扯,,也承受經濟衰退、發(fā)展失衡的苦楚,,既要化解戰(zhàn)亂頻仍,、地區(qū)沖突等傳統(tǒng)風險,也要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等非傳統(tǒng)安全威脅,。全球治理體系的變革和國際秩序的轉型,迫切而艱難,。
世界向何處去,?發(fā)展路在何方?國際社會期待聆聽中國聲音和中國方案,?!皳茉埔娙盏拇┩噶Γ敢靶械母姓倭??!被貞?年前那個難忘的日內瓦冬日,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創(chuàng)始人施瓦布依然感嘆,,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是“全球歷史的一個重要參照點”,。
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根脈”和“主干”,中國先后提出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創(chuàng)新,、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fā)展理念,,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xù)的新安全觀,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一系列中國智慧,、中國主張,,反映中華民族協(xié)和萬邦的處世之道、天下大同的高遠理想,,不斷充實著人類文明的思想寶庫,。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思想之樹”,不僅常青常新,,且日益枝繁葉茂,。從世界互聯(lián)網大會到華盛頓核安全峰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國內外場合先后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核安全命運共同體”“海洋命運共同體”“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等,,使“人類命運共同體”內容日臻豐富,為不同領域的實踐探索提供更精準指引,。同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多次寫入聯(lián)合國文件,日益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
正如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所說,,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向“創(chuàng)造所有人幸福生活的人類共同理想”。正因其對時代主題的精準把握和對人類福祉的不懈追求,,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才呈現(xiàn)出引領時代進步的力量,。
2017年1月11日,在肯尼亞蒙巴薩,,當?shù)孛癖娫谥袊兄频拿蓛辱F路首批內燃機車旁載歌載舞,。(新華社記者孫瑞博攝)
步履堅定的行動力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行動一以貫之,、步履堅定,。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共建“一帶一路”的實踐中書寫答案,。6年多來,從“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lián)互通架構基本形成,,到中老鐵路,、中歐班列等重大項目落地生根,作為全球廣受歡迎的公共產品,,“一帶一路”推動共建國家共同發(fā)展,,帶給各國民眾真切獲得感,為解決全球治理的失衡和失序積累經驗,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鋪墊穩(wěn)定之基,、注入發(fā)展之力,。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文章說,“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合作被視為國際“友誼”,,將不同國家長期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極難割斷的關系,就是命運共同體的含義所在,。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打造全球“朋友圈”的路徑中尋求最大公約數(shù)。從中巴,、中哈,、中柬、中越,、中老,、中緬等多個細化至國別的雙邊命運共同體,到周邊命運共同體,、亞太命運共同體,,從中歐命運共同體到中非命運共同體、中拉命運共同體,、中阿命運共同體……元首外交引領下,,中國統(tǒng)籌兼顧與大國、周邊,、多邊和發(fā)展中伙伴關系,,在不同區(qū)域和層次描繪一個個合作共贏、攜手同行的同心圓,,見證中國與世界的利益交融,、命運相連。正如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署長克拉克所感悟到的:中國與其合作伙伴能夠共享和平與繁榮,,這就是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搭建多邊合作新平臺的足跡中拓展,。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新機構的創(chuàng)設,,到“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累累碩果、進博會的筆筆大單,,從中法全球治理論壇凝聚起多邊主義的全球共識,,到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提出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中國方案,在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等逆流不斷沖擊國際合作的當下,,中國積極搭建新平臺,,充分利用主場外交舞臺,敢為人先,、開創(chuàng)新風,,讓多邊國際合作的“蛋糕”越做越大,讓中國與各國同道相成的步伐更加有力,,匯聚起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磅礴力量,。
3月17日,浙江省組建的中國抗疫醫(yī)療專家組成員出征前合影留念,。(新華社記者鄭夢雨攝)
變局關口的聚合力
科幻電影《流浪地球》講述這樣一個故事:當?shù)厍蛎媾R巨大災難,,人類以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的精神拯救共同家園,。故事揭示樸素真理:危難時刻,,命運共同體意識是人類的唯一正確抉擇。
真實世界面臨的威脅,,并不比想象中的世界危機輕松,。全球化時代,人類面臨的共同風險和挑戰(zhàn)日益嚴峻,。眼下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正演化為一場全球危機,威脅世界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沖擊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版圖,。而謠言歧視和污名化的滋生,,種族主義和仇外情緒的宣泄,更讓團結精神蒙塵……危難關口,,人類能否克服自私狹隘的沖動,,凝聚合力,攜手抗疫,,守護共同家園,?
現(xiàn)實正在給出答案。中國人民不會忘記,,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刻,,170多個國家、40多個國際和地區(qū)組織表達慰問與支持,;多國政要“逆行”訪華,;“巴鐵”以傾國之力馳援物資;日韓“風月同天”的真情流露……而在眼下世界多國面臨嚴峻疫情的艱難時刻,,中國毫不猶豫投入抗疫國際合作。迄今中國已向80多個國家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非盟提供援助,,同各國分享防疫方案和治療經驗,,派出專家團隊支援他國……中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了世界的普遍認同與稱贊,體現(xiàn)了負責任的大國擔當,,生動踐行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承諾,。
特殊時期,中國元首外交為全球抗疫注入巨大動力和信心,。從通電話到會見會談,,從致慰問電到給外方友好人士回信,近兩個月來30余次外事互動中,,“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高頻熱詞,。“支持聯(lián)合國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在完善全球公共衛(wèi)生治理中發(fā)揮核心作用,,打造人類衛(wèi)生健康共同體”“中方愿同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各國一道,,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加強國際防疫合作”……習近平主席的真摯話語,,凝聚起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強大合力。
戰(zhàn)勝關乎各國人民安危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我們堅信,中國與世界攜手前行,,必將取得全球戰(zhàn)“疫”的最終勝利,,書寫人類命運與共的嶄新篇章,必將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陽光普照世界,,迎接人類發(fā)展進步的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