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重癥救治已經(jīng)進入最后攻堅階段,。在武漢7家定點醫(yī)院之一,,武漢市肺科醫(yī)院的ICU里,收治的都是危重癥的患者,。
“00后”護士劉鳴已經(jīng)和同事們連續(xù)奮戰(zhàn)了90多天,,她說,這場戰(zhàn)斗仍在繼續(xù),,她要拼盡全力,,給予更多患者生的希望。
和同事們一起給上了呼吸機的患者翻俯臥位的,,就是“00后”的護士劉鳴,,疫情暴發(fā)后,在ICU工作僅半年,劉鳴就站上“獨當一面”的戰(zhàn)場,,迅速投入對危重癥患者的救治,。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ICU護士劉鳴:最多的時候病房都收滿了,而且他們(病人)都比較重,,那段時間放眼望去幾乎一半都是CRRT,,有的還是CRRT+ECMO。有一段時間,,病人全部要翻俯臥位,,然后又在接班的時候俯臥位全部翻回來,看到那么重的病人,,自己也有疑問,,能不能把他們護理好。
來不及多想,,更沒有時間猶豫,,這個科室里年紀最小的“新人”,從1月初,,就開始了高強度工作,,給患者清理創(chuàng)口,監(jiān)測ECMO等生命支持儀器,,做護理記錄,,獨立完成CRRT儀器操作,對這位剛滿20歲的護士來說,,每一天都要面對新考驗,。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ICU護士劉鳴:(當時是)第一次管ECMO的病人,有很多疑問,,就比如說數(shù)據(jù),、流量怎么看,一邊接管那些病人,,有不懂的就問組長,。在這樣在一個邊管邊學的這樣一個狀態(tài),逼著自己成長吧,,感覺把我自己最大的潛能給激發(fā)出來了,。
時刻處于緊繃狀態(tài),不停地奔波在一張張病床間,,用盡全力護理每一個病患,,同時要向身邊的同事與增援的醫(yī)護人員“學習取經(jīng)”,最累最忙的時候,,劉鳴連續(xù)工作了十幾個小時,。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ICU護士劉鳴:上夜班沒合(過)眼就一直在旁邊守著看著,。一個病人連著三四臺機子,有的是心電監(jiān)護的機子,,上面有他的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這些值,,有些病人病情變化挺快的,,本來血壓很好,然后突然一下血壓就降下來了,,我們要及時去處理,。
高強度的工作一度讓這個剛滿20歲的護士,喘不過氣來,,關鍵時刻,是患者的鼓勵和信任給了劉鳴力量,。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ICU護士劉鳴:因為在我們ICU比較特別,,清醒的病人很少,可能跟病人這樣一個互動也會很少,,我們ICU轉來一個比較清醒的病人,,那天下班的時候他就說,能不能明天你護理我,,如果不是,,可不可以跟你們組長或者護士長說一下,讓你明天繼續(xù)來管我,,當時覺得被肯定了,,那一句話覺得很鼓勵到我。
隨著各地援助武漢醫(yī)療隊不斷加入,,劉鳴和同事們也有了更多的幫手,,大家互相學習,共同制訂救治危重癥患者的護理方案,,也在并肩作戰(zhàn)的日子里,,結下了深厚情誼。
內蒙古醫(yī)療隊隊員王明:因為我們當時到肺科醫(yī)院,,不熟悉重癥的程序,,她是第一個帶我的。當時我還記得我加劉鳴微信的時候,,我還問她,,我說老師年紀比我大吧,因為我是1989的,,劉鳴當時說,,我是“00后”,,我特別驚訝。一開始我們工作六小時,,那些流程我們不知道,,都是她帶著我們,當時就是防霧鏡上,,給我的印象就是她的防霧鏡已經(jīng)都是汗珠了,,還有交班的時候她特別地認真。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ICU護士劉鳴:其實走了之后確實蠻想念你們的,,因為你們在的時候確實幫了我們很多忙,,真的工作壓力都減輕了很多,真的,,以后要是有時間的話也可以再來武漢玩,,帶你們吃熱干面。
內蒙古醫(yī)療隊隊員王明:我們都是有共同的目標,,把患者治好了,,是我們最想要的,其實我們也感謝你們,,我覺得你們才是最后的英雄,。
連續(xù)90多天的奮戰(zhàn),劉鳴說,,每一天都是“突飛猛進”的成長,。隨著武漢市新冠肺炎重癥患者向7家定點醫(yī)院轉移,重癥救治也進入了最后攻堅階段,。盡管劉鳴他們負責的ICU還剩9個病人,,但都是病情重,救治難度極大的患者,,劉鳴說,,這個時候,大家更要拼盡全力,,不放棄一絲一毫的救治希望,。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ICU護士長鐘小峰:這個疫情發(fā)生了以后,她跟我講,,護士長,,如果其他同事有事,我就先頂著,,我還是蠻感動的,,(劉鳴)她是我們科室最小的,幾個月以后,,我覺得她發(fā)生了一個大的蛻變,,你根本想象不到她是一個“00后”的孩子,,一方面是技術能力的一個鍛煉,另一方面也是一個意志品質的提升,,經(jīng)過這一個事情,,我們的隊伍真的是很快地成長起來了。
武漢市肺科醫(yī)院ICU護士劉鳴:“90后”和“00后”可能在父母眼里,,他們都是一群需要被照顧的孩子,。但是在疫情面前,我們穿上白大褂的時候,,更多的時候是要去承擔照顧別人的責任,。尤其是看到那些躺在床上的病人。在那個時候,,我們可能不會去考慮自己到底是“00后”還是“90后”,,更多的是考慮承擔自己的責任,去把病人護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