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的認可就是我前進的動力”
——記安徽省紀委駐村扶貧干部顏亮亮
光明日報記者馬榮瑞光明日報通訊員陳多潤
村集體不僅沒一分錢收入,還倒欠賬15萬元,,大量群眾亟待脫貧——回想起2014年脫貧攻堅面臨的困境時,,安徽省臨泉縣邢塘街道劉橋社區(qū)原黨支部書記劉廣森(現(xiàn)任邢塘街道于老村黨支部書記)坦言:“頭皮都快撓破了!”“要不是顏書記來了,,我真不知道該咋辦!”
安徽省阜陽市下屬臨泉縣是全國人口大縣,,縣域人口230萬,,也是國家級扶貧開發(fā)重點縣。2014年,,全縣僅貧困村就有96個,,脫貧攻堅困難重重。
那年10月,劉廣森口中的“顏書記”——安徽省紀委正科級紀檢監(jiān)察員顏亮亮,,作為安徽省第六批選派干部來到了臨泉縣牛莊鄉(xiāng)劉橋村(后更名為劉橋社區(qū))任第一書記,。
當時的劉橋村有13個自然村4786人,貧困戶占了八分之一,;村里道路坑坑洼洼,,溝里污水橫流;村干部之間不團結(jié),,干群關(guān)系緊張,,有個別過激村民甚至直接堵在村部門口燒紙……
盡管臨行前早有思想準備,剛到劉橋的顏亮亮還是被眼前看到的一切“驚呆了”,。
“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睆氖录o檢監(jiān)察工作之前,,80后顏亮亮是一名部隊轉(zhuǎn)業(yè)干部,他深知村兩委班子的凝聚力決定了劉橋脫貧攻堅的戰(zhàn)斗力,。顏亮亮從晨會入手,,每天早晨在村里開短會,做到工作日清月結(jié),。
“干不好的,、完不成的,就有壓力,,他面子上過不去,。”顏亮亮說,。
改作風,,提效率,根本還是要提振干部的工作熱情,。在顏亮亮主導下,,劉橋陸續(xù)出臺了干部獎懲及經(jīng)費管理辦法和社區(qū)脫貧出列獎懲細則等制度,一改過去績效分配“吃大鍋飯”的積弊,。獎懲方案賞罰分明,,包村干部守土有責,干部積極性隨之被調(diào)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