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5月4日電
題:用青春澆灌高原格?;ā颖贝髮W51名大學生15年接力藏區(qū)支教故事
新華社記者張濤、趙鴻宇
青海省共和縣江西溝,,一座青海湖旁默默無聞的藏區(qū)小鎮(zhèn),。15年來,河北大學先后有51名大四畢業(yè)生來到這片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的高原上支教,,克服高原反應,、飲食、語言等困難,,讓希望的種子在學生心中萌發(fā),,用青春澆灌高原格?;?。
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讓青春無悔
5月4日一早,河北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青海江西溝分隊隊長張夢迪開始在江西溝鎮(zhèn)中心小學忙碌起來,,他打算這兩天將教室,、食堂、學生宿舍等徹底消毒,,為小長假后的開學做準備,。
河北大學團委書記李衛(wèi)森說,中國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團項目自2005年起在河北大學實施以來,,采取全校公開招募的方式,,選拔具備保研資格、有奉獻精神,、能夠勝任支教扶貧工作的應屆本科畢業(yè)生,,開展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之前教學進度比往年略慢,現(xiàn)在正式開學了,,基本可以在暑假前完成課程內容,。”支教團成員趙鑫說,,受疫情影響,,新學期剛開始只能上網課,有的孩子家里缺少智能終端設備,,有的家里網絡信號不理想,,還有的操作不規(guī)范。支教團成員一方面協(xié)調鄉(xiāng)鎮(zhèn),,讓孩子們就近到鄰家學習,,另一方面將自己家中多余的智能手機送給學生,幫助學生解決了問題,。
3月25日,,江西溝小學準備開學,但當時河北處于重大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一級響應狀態(tài),,多地長途客運車輛沒有放開,。支教團成員宋亞南說,為了返回支教點,,她坐了近20個小時的火車和4個小時順風車,,并按規(guī)定進行了隔離。
“我在這里漸漸從‘小公主’變成了‘女漢子’,?!敝Ы虉F成員高夢琳說,2019年8月底她剛來時,,由于高原沸點低,,食物煮不太熟,飲食很不習慣,,加上空氣干燥,,一度很難過。不過這些并沒有讓她退縮,,她仍堅持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讓青春無悔的信念,,現(xiàn)在已經非常適應,并練會了幾個當地拿手菜,。
支教團學生15年接力薪火相傳
第五屆支教團成員王芝說,,河北大學每年9月前完成支教團人員選拔后,會對大家進行培訓,,由往屆支教團分享支教地的自然環(huán)境,、教學準備,、注意事項等,用案例教學的方式模擬可能出現(xiàn)的困難,。此外,,河北大學還與保定市兩所小學合作,設立了支教團教育實習基地,,支教團所有成員出發(fā)前都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實地學習,,內容包括講課風格、批改作業(yè),、心理訪談等。
高夢琳說,,在支教點,,身體上的困難都能努力克服,但由于語言不通,,教學適應過程相對較長,。為此,支教團的成員根據各自特長,,組織了足球,、攝影,、音樂,、短視頻等多個興趣小組,,讓學生可以通過興趣來提升語言學習能力?!拔覀兇蛩惆堰@些總結成案例,分享給以后來這里支教的人,?!?br/>
河北大學第一屆支教團成員李亞林說,,支教團的案例已經寫入了河北大學的思政課堂,,最近幾年學生報名踴躍,。2005年第一批支教團只有2名成員,,今年9月即將去支教的成員增加到19人,,支教點也由之前的江西溝小學1個小學,,擴大到現(xiàn)在的3個小學。
讓希望的種子在學生心中萌發(fā)
河北大學支教團第十一屆成員王懷毅說,,2015年11月,他們經過多方協(xié)調,,啟動了“童夢同行”活動,帶領一部分學生去只在電視上見過的天安門,、國家博物館,、鳥巢,、水立方等地,。大家回去后都更加努力學習,不再認為未來的生活只是唱唱歌,、養(yǎng)養(yǎng)羊了,。
2014年9月,,河北大學迎來了索南項秀這樣一名特殊的新生,,河北大學第一屆、第二屆支教團的成員都曾為他輔導過作業(yè),。索南項秀說,,當年支教團的到來讓他第一次見到了大學生,此后他就一直以老師們?yōu)榘駱樱W習,,并順利考上大學。索南項秀畢業(yè)后考取了共和縣人民法院,,目前正在為家鄉(xiāng)的司法建設服務,。
也是在2014年,江西溝小學迎來了一名特殊的教師——河北大學第一屆支教團的學生更尕中專畢業(yè)回到江西溝小學工作,,打算將余生奉獻給這里?,F(xiàn)在他已經成為小學一下屬幼兒園的園長。
越來越多的支教大學生來到江西溝,,對當地教育帶動很大,。共和縣團委書記拉毛央增說,,對每個人來說,可能只是來一年時間,,但連續(xù)15年的接力,給當地的老師們帶來新的教育理念,,豐富了學生們的見識,,這種影響是深遠和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