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shè)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前幾天,,莊老弟開車到我家接我去鄉(xiāng)政府辦理低保,,辦完了又專門送我回家,,還叮囑我多保重身體,,沒想到這竟然是我和他的最后一次見面,。”提到莊寧斌的點滴,,唐秀專忍不住失聲痛哭,。
一位舍小家為大家的好干部
加班是莊寧斌駐村以來的常態(tài)。其愛人覃婉露是大化高中教師,,女兒正在讀高三,。莊寧斌上有84歲的老父親,因分身乏術(shù),,只好請人照料,。“五一”小長假,,莊寧斌專門抽時間趕到南寧,,陪了父親一夜,誰知竟成永別,。
“莊寧斌常年忘我奔忙,,心里裝的全是村里的事,家里的事都無暇顧及,?!笔煜でf家情況的同事唐淑萍知道,,莊寧斌家里客廳的燈壞了,只能靠妻子修,;鐵門生銹了,,也只能喊別人幫忙……
“他說話不算數(shù),撇下我們自己走了,?!弊匪紩希衤镀怀陕?。
如今,,鎮(zhèn)西村那間辦公室里,還整整齊齊地堆滿各類扶貧資料,,桌上裝訂成冊的民情日記,,記錄著莊寧斌在鎮(zhèn)西村的足跡。
“在我看來,,已經(jīng)不是啃骨頭,,而是啃石頭了。加油干吧,!”這是莊寧斌駐村日記里的一句話,,也是他對脫貧攻堅任務(wù)、形勢的清醒判斷和認識,。
“勤如牛默默耕耘,為脫貧事業(yè)忘我工作的寧斌戰(zhàn)友一路走好,!”莊寧斌走了,,在大化縣,在雅龍鄉(xiāng),,莊寧斌把生命融入他扎根的土地,。有人說,他的人生平凡得如同滄海一粟,,可在鎮(zhèn)西村群眾心里,,他燦若星辰。
(光明日報河池5月16日電)
《光明日報》(2020年05月17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