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1月20日,,數(shù)千人走上美國舊金山街頭,,以游行和集會的方式慶祝“馬丁·路德·金日”,。中新社記者劉關(guān)關(guān)攝
“這次的弗洛伊德事件將黑人被壓抑的憤怒與心結(jié),,趁機全部暴露發(fā)泄了出來?!毙塬d表示,,盡管弗洛伊德之死引起的抗爭已席卷美國50個州,但當下要想切實改變白人對黑人形象的認知以及相處態(tài)度并不容易,。
他還表示,,早在2014年美國密蘇里州就有一位黑人被警察槍殺引起大家憤怒,并呼吁改革警察制度,,但“經(jīng)過這些年,,并沒有具體的成效”。他同時認為,,改革美國警察制度雖然困難,,但相較之下比改善種族問題要容易。
國際社會的聲援是“共鳴”
弗洛伊德案件也在國際社會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多國民眾上街聲援,,反對種族歧視。熊玠認為,,這些國家上街游行的民眾,,與其說是響應(yīng),毋寧說是“共鳴”,。
他以澳大利亞舉例,。當年澳大利亞的祖先由英國來到這片土地時,原住民無力對抗這些船堅炮利的外來者,,結(jié)果弱肉強食被趕到偏野角落,。他們的子孫至今仍脫離不了“原住民”的標簽,。
當?shù)貢r間6月6日下午,,澳大利亞悉尼上萬人舉行反對種族主義集會游行,。中新社記者陶社蘭攝
在弗洛伊德案發(fā)生后,澳大利亞多次爆發(fā)大規(guī)模游行,。在街頭的游行隊伍中,,抗議者不僅高舉寫著“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牌子,還能看到澳大利亞原住民“紅黃黑”三色旗,。
“原住民以聲援美國非裔之名來表示他們自身歷代受歧視敢怒而不敢言的悲痛,。”熊玠說,,這是一種“心有戚戚焉”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