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甘肅省涇川縣朱家澗村山上廢棄的土窯洞群。新華社發(fā)董鑫攝
新華社蘭州6月28日電(記者王寧、王暉)山川環(huán)抱,,涇河蜿蜒,盛夏的黃土高原鋪展成色彩熱鬧的“調色板”。甘肅省涇川縣朱家澗村的蔬菜種植園里,,人頭攢動,。
大棚里,,果蔬飄香,綠意滿園,??盏厣希闲ざ肆伺杷嗑虏?,村民層層簇擁,,把他圍在中間。
老肖名叫肖建中,,今年56歲,,來自天津武清區(qū)。他個不高,、嗓門大,,是把種菜的好手。6月19日,,記者隨天津扶貧干部來到這里時,,恰遇老肖的“涇川名師工作室”開張,5名當?shù)馗刹亢腿罕姰斕彀菟麨閹煛?/p>
來到?jīng)艽h王村鎮(zhèn)短短2個月,,老肖已家喻戶曉,。這一切要從“窮溝溝”種瓜說起……
甘肅省涇川縣朱家澗移民新村。新華社記者王寧攝
這里氣候和土壤適合種甜瓜,,“王村賣瓜”人人夸,。村民們說:“我們的甜瓜個大、皮薄,、特別甜,!結得多,銷得旺,!”
甜瓜買賣雖好,,卻與朱家澗村無緣。朱家澗村是王村鎮(zhèn)最窮的村,直到今年2月,,貧困發(fā)生率仍超過18%,。
山高、坡陡,、溝深,,人在山上住,水在溝里流,,七溝八梁進了村,,喝口水卻難。脫貧攻堅戰(zhàn)打響后,,當?shù)卣疀Q定:搬家,!選址、建設,、搬遷,,歷時3年,朱家澗村125戶去年6月告別土窯洞,,住上新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