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半年經濟統(tǒng)計數據發(fā)布,,國際財經輿論認為,這是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中復蘇的全球最早跡象之一,,對于世界其他地區(qū)來說代表更光明的前景,,世界各國對中國的出口有望復蘇,,統(tǒng)計數據顯示6月份中國的進口增幅達到6.2%。我們注意到很多經濟學家都認為,,下半年中國經濟必將延續(xù)正增長趨勢,,但要有效避免外部風險這個最大的不確定性。
化解外部風險因素對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能是孤立的行動,,任何國家都做不到關門閉戶搞經濟,,中國當然也不例外。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各大國之間要攜起手來密切“政策對表”,,在有效控制本國疫情、做好民生穩(wěn)定,、筑牢社會保障底線的同時,,加強國與國之間政策的協調互動,破解經濟復蘇面臨的困局,,促進全球經濟加快復蘇,。要防止疫情肆虐的時候,在經濟上設堵,、拆橋、脫鉤,、筑墻甚至設立意識形態(tài)屏障,。
在7月初,作為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行動之一,,中國商務部與新加坡及文萊,、老撾、緬甸,、阿聯酋,、智利、烏拉圭,、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瑙魯等國經貿主管部門發(fā)表部長聯合聲明指出,,各國認識到確保包括空運和海運在內的貿易線路開放暢通,協調必需品等商品流通,,符合各方的共同利益,。聲明重申應避免實行出口管制或設立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取消對必需品尤其是醫(yī)療用品施加的任何現有貿易限制措施,。這是一次坦誠的政策溝通,。
政策溝通取得成效,,經濟復蘇的成果才能真正讓各國共同分享。國家無論大小,、經濟不分強弱,,要堅持公平協商、平等互利,。對發(fā)展中國家要有特殊政策,,對受疫情破壞嚴重的國家要扶一把。經濟大國應該敞開胸懷幫助欠發(fā)達國家修補經濟短板,;要拓寬市場平臺,,努力消化全球富余產能、補充短缺物資,,完善和升級被疫情破壞的全球供應鏈,。
最近,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給“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委員會”成員代表回信中,,再次作出鄭重承諾:“中國將堅定不移堅持和平發(fā)展道路,,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fā)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經濟運行周期,、疫情沖擊等因素,,給全球化帶來一系列新問題,中國提出經濟發(fā)展的雙循環(huán),,表明國內經濟的發(fā)展與全球經濟的聯系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中國需要辯證看待國際環(huán)境變化,,既要正視問題還要適應變化,,要牢固樹立與各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化解外部挑戰(zhàn),,實現今年下半年和今后中國經濟增長與繁榮的目標,。(央視財經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