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正式啟動,。圖為安裝現(xiàn)場,。ITER官網供圖
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正式啟動,。圖為安裝現(xiàn)場,。視覺中國供圖
深瞳工作室出品
“耗資100多億歐元,吸引世界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參加,,參與各方人口總和超過全球人口的一半……對于這個本世紀最為雄心勃勃的能源科技合作項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安裝啟動儀式的賀信致辭中說,計劃實施以來,,中方始終恪守國際承諾,,中國企業(yè)和科研人員勇挑重擔,與國際同行齊心協(xié)力,,為計劃的順利推進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地球萬物生長所依賴的光和熱,源于太陽核聚變反應后釋放的能量,。而支撐這種聚變反應的燃料氘,,在地球上的儲量極其豐富,足夠人類利用上百億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建剛堅信:“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定有一盞燈能被聚變之能點亮。這一盞燈,,一定要,,也只能在中國?!?/p>
在位于法國南部卡達哈什的180公頃項目工地,,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重達1250噸的杜瓦底座已平穩(wěn)落位于托卡馬克裝置基坑內臨時支撐上,這意味著ITER主機設備安裝拉開序幕,。
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在ITER國際組織總部舉行。ITER國際組織總干事評價,,這標志著ITER由此前成員國制造零部件的建設階段正式轉換到裝置組裝階段,。
童謠里唱的“種太陽”,正有望被人類一點點變成現(xiàn)實,。他們要通過ITER計劃,模仿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將氫同位素聚合成氦,,釋放出取之不竭的核聚變能源,。
ITER計劃承載著人類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愿望。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評價,,這是“未來的希望”,,韓國總統(tǒng)文在寅贊其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