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益鄉(xiāng)將中蜂產業(yè)列為重點產業(yè),,推出了一系列幫扶政策,這讓汪從興看到了養(yǎng)蜂的希望,。2018年,,他嘗試把蜂桶數量增加到10桶,蜂蜜剛取出來,,便銷售一空,,增收近一萬元?!胺渥觼砹?,甜蜜蜜的生活也就來了!”2019年,,汪從興一口氣將蜂群數量增加到了30桶,,產出蜂蜜200多斤,收入兩三萬,。
看著如今的汪從興,,壓根兒想不到幾年前他還是個為了孩子學費發(fā)愁的建卡貧困戶。家里兩個孩子讀書,,母親癱瘓在床需要人照顧,,妻子只能外出打工,留在家的汪從興邊照顧家,,邊做些木工的活兒,,“活兒多的時候錢還夠用一陣,沒活就沒收入了,?!睘榱俗屜袼粯拥拇迕癖M早脫貧,村里引入中蜂養(yǎng)殖作為扶貧產業(yè),,在村干部的幫助下,,汪從興也加入到這份“甜蜜”的隊伍里。
看到蜂桶里引來了蜜蜂,汪從興高興地比劃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陳洋攝
從建卡貧困戶脫貧后,,如今的汪從興還多了一個身份——致富帶頭人,,他說他還要多養(yǎng)一些中蜂,帶動自己身邊的村民也一起養(yǎng),,讓更多人實現脫貧致富,。未來,他還想申請屬于自己的商標品牌,,讓好的蜂蜜賣得更遠,、口碑更響。
蹲點筆記:
汪從興(右一)帶著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的記者爬到山崖邊去看自己放的蜂桶。
想獲得最甘甜的蜂蜜,,就要去到最高的山崖,。從山腳的汪大哥家跋山涉水去看蜂蜜的路也讓我明白了那句“先嘗黃蓮苦,后吃蜂蜜甜”,,采訪的路只去了一趟,,汪大哥養(yǎng)蜂的路卻走了數不清的趟數,看著他看到蜜蜂那一霎那甜滋滋的笑臉,,不禁想感嘆:幸福生活真的是奮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