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人民治淮事業(yè)70周年,。
習近平總書記18日赴安徽考察調研,。當天下午,他先后來到阜陽市阜南縣王家壩閘,、紅亮箱包有限公司,、蒙洼蓄洪區(qū)曹集鎮(zhèn)利民村西田坡莊臺,察看淮河水情,,走進田間地頭,,了解當地防汛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等情況,看望慰問受災群眾,。
從新中國成立后的“約束洪水”“控制洪水”,,到改革開放后“管理洪水”,,再到新時代謀求“人水和諧”……中國人民70年致力淮河安瀾,在戰(zhàn)勝災難,、再造山河的過程中,,鍛造出淮河兒女激流勇進、歷經磨難而自強不息的精神,。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淮河與黃河,、長江、濟水,,在古代并稱“四瀆”,。這是一條美麗的河流,甲骨文中“淮”字意為飛鳥掠過河流,?!墩f文解字》中,“淮”字從意而形,,釋為“從水隹聲”,。“隹”本指“鳥兒”,。
淮河與秦嶺構成中國地理南北分界線,這里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沃野千里,,是傳統(tǒng)農業(yè)生產基地,歷史上經濟富庶,、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重要發(fā)祥地。由于地處中原腹地,、南北要沖,,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宋代黃河奪淮入海后,,“走千走萬,,不如淮河兩岸”的魚米之鄉(xiāng),水災頻發(fā),,演變?yōu)闅v史上多災多難的區(qū)域之一,。
據淮河水利委員會介紹,明清至新中國成立初期450年間,,這里每百年平均發(fā)生水災94次,。“兩頭高,,中間低”的流域地形,,使淮河成為中國最難治理的河流之一,,一度被老百姓稱為“壞河”。鳳陽花鼓里“十年倒有九年荒”唱詞,,從側面記載了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淮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