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20日電 3月20日,,身為被美方變相驅逐的中國駐美記者之一,我乘坐CA982航班抵達北京,,兩年零三個月駐美任期“非正式結束”,。因美方急迫地要求限期離境,我的離任之路顯得有些倉促和狼狽,。
我常駐地是美國的政治中心華盛頓,。有人說,這座城市的節(jié)奏由“政治時鐘”設定,。不過,,我在自己所主要從事的人文領域報道中親身感受到,除了政治,,這座城市還有著多樣面貌,,它和美國其他許多地方也都見證了中美之間廣泛的合作。
在“乒乓外交”48周年之際,,中國國家乒乓球隊2019年8月抵達洛杉磯,與美國國家乒乓球隊進行為期20天的共同訓練,。新華社記者李穎攝
兩年多間,,我有幸采訪了不少為中美文化交流助力的人。正是這些可愛可敬的人,,給我留下最深的感動,。
2018年9月,我與同事赴美國中部艾奧瓦州的艾奧瓦城采訪美國知名華裔女作家聶華苓,。那也是在我心中最有分量的一次采訪經(jīng)歷,。
1967年,聶華苓與丈夫,、美國詩人保羅·安格爾共同創(chuàng)辦了“國際寫作計劃”,,邀請美國以外的知名作家來從事短期寫作及文化交流,迄今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1400多名作家和詩人受邀參與過。
“當年跟保羅創(chuàng)辦這個項目,,是為我們的理想——全世界作家的文學交流,。我只管做,只要是我喜歡的作家,,我就請他來,。”聶華苓說,。
她說,,改革開放后自己第一次回國,就如愿見到了王蒙,、冰心,、艾青等作家。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帶給他們夫婦的感受太過強烈,,讓他們意識到通過“國際寫作計劃”項目邀請中國作家赴美、加強中外文學交流的重要性,。
此后,,蕭乾、丁玲,、莫言,、王安憶、遲子建……這些響亮的名字都曾出現(xiàn)在“國際寫作計劃”項目的名單中,。
2018年9月17日,在美國艾奧瓦州艾奧瓦城,,美籍華裔作家聶華苓(前排右三)和“國際寫作計劃”項目參與者合影,。新華社記者劉杰攝
由于年事已高,近年來聶華苓對于項目具體事務的參與較少,,但她仍堅持親自挑選項目所邀請的中國作家名單,。走到人生暮年,她對自己孕育的交流項目那份真情和初心依舊沒變,。
在艾奧瓦采訪的幾天里,,聶華苓的女兒王曉藍女士一直忙前忙后,熱心細致地為我們安排行程,。她是知名舞蹈教育家,,多年來致力于促進中美間的舞蹈交流。母女二人在各自領域孜孜不倦地為增進兩國民眾間的溝通和了解貢獻光與熱,,堪稱佳話,。
“國際寫作計劃”屬于艾奧瓦大學。校長布魯斯·哈雷德在采訪中告訴我們,美中關系處在困境中,,更應該延續(xù)人文交流的“勢能”,。
2018年底,我和同事采訪了時任美國史密森學會秘書長戴維·斯科頓,。史密森學會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館和教育科研聯(lián)合體,。早在1972年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之前,學會旗下的美國國家動物園和自然歷史博物館就已在中國開展科學研究,。
史密森學會同中方合作的一大亮點是大熊貓,。旅美大熊貓是美國國家動物園最受關注的動物明星。2019年11月,,在那里出生和長大的大熊貓貝貝按照協(xié)議滿4歲后要踏上回國之旅,。不少“熊貓迷”專程從全美各地趕到華盛頓,為它送行,。
我在采訪中深切感受到作為中美友誼“形象大使”的大熊貓在美國受關注和喜愛程度之高,。貝貝回國當天,各路媒體天還沒亮就去占位置,。在特意來與貝貝正式道別的人當中,,有的依依不舍地拍照留念,有的則在明信片上寫下祝?!奥猛酒桨病薄耙磺许樌?,以及,“愿再相見”,!
2019年11月11日,在美國華盛頓的美國國家動物園,,中國旅美雄性大熊貓“貝貝”和游客見面,。新華社記者劉杰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