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教育部獲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及各國(地)簽證、航班等政策限制,,我國部分出國留學人員赴境外就學受阻。教育部允許部分高校采取臨時舉措,,通過適當增加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地區(qū)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招生名額,,為出國留學受阻的學生提供更多就學選擇。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范圍內學生流動遇阻,。因各國(地)入境、簽證,、航班等政策限制并考慮境外疫情風險,,部分中國學生于今年秋季赴境外國家和地區(qū)留學的計劃被迫改變,、延遲甚至取消,部分學生面臨升學困境,。
教育部國際司(港澳臺辦)負責人(以下簡稱負責人)介紹,,黨和國家十分關心這部分學生的學業(yè)問題。為解決困難,,教育部采取系列專門政策舉措,。一是合理引導學生在國內通過遠程教育方式繼續(xù)完成學業(yè),同時及時回應解決留學人員普遍關心的學歷學位認證等政策性問題,,明確留學人員受疫情防控影響無法按時返校而選擇通過在線方式修讀部分課程,,以及因此導致的其境外停留時間不符合學制要求的情況,不作為影響其學歷學位認證結果的因素,。二是在確保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允許高校通過簽訂協(xié)議等方式,接收出國留學人員先行在國內高校借讀學習,。三是允許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以及內地(祖國大陸)與港澳臺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在保證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錄部分符合特定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雙向選擇,,擇優(yōu)錄取,,為學生提供國內求學機會。四是指導駐外使領館教育部門積極與駐在國教育部門和高校聯(lián)系,,敦促其妥善解決我留學人員學業(yè)受阻問題,。五是為畢業(yè)生提供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支持指導。
據介紹,,中外合作辦學以引進境外優(yōu)質教育資源為主要特點,,豐富了國內多樣化教育資源供給。在教育教學理念,、人才培養(yǎng)模式,、招生錄取方式等方面探索改革創(chuàng)新,成為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