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清晨,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570多名隊員陸續(xù)踏上回家的路,。“不負重托,、不負眾望,滿是完成使命的欣慰,!”李正康說出這句話時,,帶著自豪,。他來自廣東省人民醫(yī)院,也是最早一批到香港的先遣隊隊員,,從8月2日抵港以來已經工作46天,,“回家后,,陪陪孩子!”
“感恩有您,!”香港市民在支援隊住宿酒店拉起了橫幅,。香港特區(qū)政府官員,、多個社團、本地醫(yī)護,、普通市民夾道歡送支援隊隊員,,“辛苦啦!感謝支援隊,!中國加油,!香港加油,!”香港特區(qū)政府食物及衛(wèi)生局局長陳肇始向支援隊代表贈送親手制作的感謝卡片,,她表示,,感謝中央及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的支持,,讓香港普及社區(qū)檢測計劃得以成功,,協(xié)助香港的抗疫工作“向前一大步”,。
連軸運轉完成檢測
香港暴發(fā)第三輪新冠肺炎疫情后,,應香港特區(qū)政府請求,,在中央統(tǒng)籌部署和指揮下,,國家衛(wèi)健委迅速組建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赴香港開展工作,,協(xié)助特區(qū)抗擊疫情,。9月1日,,香港特區(qū)政府普及社區(qū)檢測計劃正式展開,9月14日如期完成,,累計完成約178.3萬個樣本的檢測,經特區(qū)政府衛(wèi)生署復檢確認,,其中32例為新確診病例,。
香港特區(qū)政府專家顧問、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tǒng)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電視節(jié)目中表示,,普及社區(qū)檢測計劃幫助及早切斷社區(qū)傳播鏈。
“再多的標本,,再多的檢測,,我們都扛下來了,,我們做到了及時把檢測結果送到香港市民的手中。”站在位于香港中山紀念公園體育館的“火眼”實驗室(臨時氣膜實驗室)外,,郭鵬豪對記者說,,“這就是我們能做的,!”
“我是最早一批到香港的?!惫i豪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醫(yī)學檢驗科,8月2日,,他帶領支援隊先遣隊抵達香港,,同香港有關部門對接檢測安排,。來香港前,他參加了廣東和北京的抗疫,。郭鵬豪說,,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隊員連軸轉地工作,“火眼”實驗室24小時不間歇地運轉,,“我們每日能檢測20多萬份樣本?!?/p>
不懼艱險抗擊疫情
因高強度的檢測任務,、長時間佩戴防護裝備,,支援隊隊員臉上被口罩勒出的痕跡清晰可見,。
來自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的夏勇,,兩只手的每個指關節(jié)都裹著膠布:“工作時也不知道,脫下手套看到有很多皮,,才知道是關節(jié)處磨破了,。”為了盡快讓香港市民拿到檢測結果,,隊員們每天自己動手搬運大量的采樣樣本箱。
“每天600至800個樣本箱,,每箱需轉移4次,,裝得多的近20公斤,。而回收樣本的箱子會裝得更滿,,重達30公斤?!眮碜詮V東衛(wèi)健委的趙杰介紹,。
24歲的陳旭輝是支援隊廣東組里最年輕的隊員?!拔沂菐е鈽s使命來的,大家一起拼搏一起扛,,我從心理上并不覺得勞累?!标愋褫x說,。他所在的取樣組,有同事連續(xù)奮斗了6個12小時夜班(晚9點至早9點)和2個8小時小夜班(下午5點至深夜1點),;為了緩解長時間工作后身體的疼痛,有些隊員天天靠貼鎮(zhèn)痛膏藥來堅持操作,;防護鏡后都是水,,靴套里面的褲腿和鞋都是濕的。
“連續(xù)工作12個小時,,除了必要的吃飯上廁所外,每天有10多個小時都是在實驗室里工作,?!眮碜詮V西梧州市紅十字醫(yī)院的蔡永林,9月3日下午3點抵達香港,,當晚9點就開始上崗參與檢測。
來自福建的支援隊隊員曾邦偉負責檢驗物的后續(xù)處理,。每天,,他和隊員們都頻繁地體驗著“冰火兩重天”:一會兒進入20攝氏度左右的場內集納樣本、送上吊車,;一會兒去40多攝氏度高溫的處理間,那里有持續(xù)燒開的高壓鍋,?!拔覀兊囊路闪擞譂?,濕了又干,,一天不知道反復多少遍?!痹顐フf,。
郭鵬豪說:“我們兩點一線,每天從酒店到實驗室,,即使實驗室就在維多利亞港畔,,隊員們也只能在短暫休息時,,透過走道窗戶看一眼,。”蔡永林則期待地表示:“希望盡快戰(zhàn)勝疫情,,下次以旅游觀光客身份來香港,?!?/p>
市民表達真摯感謝
自普及社區(qū)檢測計劃開展以來,香港市民積極參與,,香港各界也紛紛給支援隊隊員們送來心意卡,、感謝信、糖水等,,向支援隊表達真摯的謝意。
“來香港之前,,我們就聽說了一些歪曲援助抗疫,、質疑我們能力的聲音。到香港后,,隊員們感受到的主要還是香港市民對中央援手的感謝和對我們工作的支持,?!惫i豪說,“守望相助,,香港警察一直守護在我們身后,。他們的言行給了我們莫大的溫暖?!?/p>
“縱然面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士造謠抹黑,,仍然無阻支援隊隊員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支援隊無畏無懼,,堅守崗位,為香港抗疫工作作出重大貢獻,,值得敬佩?!?月13日,,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發(fā)表網(wǎng)文點贊支援隊。
“火眼”實驗室外,,身穿防護服、面戴口罩的人形立牌引人注目,,上面寫著“多謝內地醫(yī)護來港建設抗疫綠洲”,;有機構發(fā)起紀念品制作活動,并帶上數(shù)十張《逆行天使》畫作及《感謝國家,、同心抗疫》字畫前往隊員居住的酒店致謝,;有市民自發(fā)給檢測隊員送來糖水;有人留言“支援隊不懼疫情風險,,第一時間奔赴香港進行支援,,香港市民不會忘記你們”;有社團發(fā)來感謝信稱贊支援隊是勇于擔當,、無私無畏的逆行者,,是醫(y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奉獻者。
香港特區(qū)政府15日為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舉行了歡送儀式,。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歡送儀式上說,,在短時間內完成接近180萬個樣本的檢測,是一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是“火眼”實驗室內每一位工作人員辛勞工作的成果,承載著中央和內地人民對香港同胞的關懷和支援,,“我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衷心感謝中央政府以及支援隊成員,。”
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總領隊,、國家衛(wèi)健委醫(yī)政醫(yī)管局副局長李大川和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廣東、廣西及福建組的代表向香港各界的慰問表示感謝,。李大川表示:“大家送來的心意卡,、視頻和各種留言等,讓我們感到非常溫暖,。”全體支援隊隊員爭分奪秒,、全力以赴,,為香港社會、香港市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生動詮釋了祖國內地人民與香港同胞血濃于水的骨肉親情,。
《人民日報》(2020年09月17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