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袁隆平(中)通過實時視頻連線聽取濰坊市寒亭區(qū)海水稻三產融合示范基地海水稻測產結果。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聽到濰坊市農業(yè)農村局農技站站長鄭以宏代表測產專家組宣布“625.3公斤”的結果后,,負責運營濰坊示范基地的山東濱袁農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國慶告訴記者,去年他們試種了1000畝海水稻,,測產結果是536公斤,;今年增加到5萬畝,測產結果又增加了,,“很高興,,計劃明年把海水稻種植面積擴大到10萬畝”。
田國慶說,,原來這里的鹽堿地產值很低,,經過流轉并改良后,不僅增加了耕地,,產值也大幅增加,,預計今年可為9000多農戶平均增收1.8萬元。
據專家介紹,半野生狀態(tài)的海水稻畝產只有100公斤左右,,生產收益低于成本,。中國有15億畝鹽堿地,其中兩三億畝可以開發(fā)利用,,糧食增產潛力大,。
今年,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在全國10地的海水稻示范種植面積由原來兩萬畝擴大到10萬畝,。9月下旬以來,,10萬畝海水稻陸續(xù)完成產量測評,其中,,新疆,、寧夏、黑龍江,,山東東營,、濰坊、青島等地測評畝產均超千斤,。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fā)展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的海水稻產量測評畝產從256.23公斤到800多公斤不等,其中最高的是前幾天在東營測出的860.95公斤,。
記者16日在測產現場看到,,袁隆平在視頻連線中說:“非常成功,東營鹽堿地產量超過800公斤,,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