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國際機構為何普遍看好中國經濟
近日,,江西省宜春市袁州醫(yī)藥工業(yè)園華訊電子制品有限公司員工加班完成發(fā)往越南等國家的生產訂單,。劉繼剛攝(中經視覺)
近期世界銀行等多個國際機構紛紛上調對我國經濟增長預期。專家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是國際機構看好我國經濟的重要原因。
龐大的內需市場,、制造業(yè)轉型升級和產業(yè)鏈供應鏈的整固,、科技創(chuàng)新所帶來的進口替代產業(yè)的發(fā)展、數字經濟,、區(qū)域協調及城鎮(zhèn)化,、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是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動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發(fā)布報告稱,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4%,,而中國經濟將增長1.9%,,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除IMF外,,近期世界銀行等多個國際機構也都紛紛上調對我國經濟增長預期,。
專家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是國際機構看好我國經濟的重要原因,。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尚不穩(wěn)固,,我國應扎實做好“六穩(wěn)”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加快打造新發(fā)展格局,提高抗風險能力,。
經濟復蘇強于預期
實際上,,IMF并非唯一看好我國經濟的國際機構。世界銀行近期發(fā)布報告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達2%,,比6月初預計的1%上調1個百分點,同時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9%,。
此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更新其全球宏觀展望報告,把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預期從1%上調至1.9%,,同時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左右,。惠譽在其9月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也將中國2020年增長預期由1.2%上調至2.7%,,同時預計明年中國經濟將增長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