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宏剛是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阿壩支隊汶川大隊汶川中隊的一名消防員,,是中隊的滅火尖兵,,也是索滑降訓練成績最好的隊員。就是他,,在懸崖峭壁間守護著生命和生態(tài)的安全,。
不管風吹雨打,遇事堅韌不拔
1996年8月,,曠宏剛出生在云南省云龍縣關(guān)坪鄉(xiāng)自新村,,那里的森林以云南松為主。打他記事起,便跟著父親一同上山砍柴,,和小伙伴趕著牛羊上山放牧,。
2010年7月,曠宏剛的母親因病去世,。喪母的悲痛讓原本就話不多的他更加少言寡語,,也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舉步維艱。初中畢業(yè),,本來成績不錯的曠宏剛放棄報考高中,,選擇去上海市貿(mào)易學校就讀中專,希望能盡早畢業(yè)掙錢補貼家用,。
臨行前,,父親心疼地看著懂事的曠宏剛:“銀松,從小你都沒有離開過云南,,這次去上海,,見見世面,不管在哪里都要本分做人,,踏實做事,,凡事都要注意安全?!?/p>
“銀松”是爺爺給起的小名,,希望曠宏剛像山上的松樹一樣,遇事堅韌不拔,,挺直身板與困難和挫折作斗爭,。
曠宏剛帶著親人的期許在學校認真學習,計劃畢業(yè)后大展拳腳緩解家庭困境時,,父親又因白血病去世了,。他處理完父親的后事,選擇參軍入伍,。
分配到四川森林總隊阿壩支隊汶川大隊服役,,進山入林防火滅火、巡護執(zhí)勤,,看到熟悉的云南松,,走過熟悉的高海拔,讓曠宏剛有種回家的感覺,。
“支隊就像我的家,,所有的隊友都是我的家人?!睍绾陝倯c幸自己的選擇,,“你可以說森林消防是我的職業(yè),,但我更覺得它是我對‘家’的守護?!睅е@份對職業(yè)深沉的愛,,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訓練工作,不敢有一絲懈怠,。訓練時,,他成績名列前茅;撲救森林火災(zāi)和搶險救災(zāi)時,,他一馬當先,,總是以奮發(fā)的狀態(tài)走在前、干在先,。
隨隊伍轉(zhuǎn)制到應(yīng)急管理部,,成為森林消防員后,曠宏剛特別喜歡“助民于危難,、救民于水火”兩句話,,他忘不了父親去世時哥哥伯伯、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幫忙操辦父親喪事的場景,。如今,,他成為了四級消防士,,將這兩句話深深地刻在了心底,,守護著綠水青山。
峭壁上行走,,火線上鏖戰(zhàn)
2020年4月2日下午,,經(jīng)過阿壩森林消防支隊150名指戰(zhàn)員的艱苦鏖戰(zhàn),西昌市大營奶牛場后山火場全線告捷,。在看守過程中,,火場南線一處斷崖出現(xiàn)零星煙點,如果不及時處理,,一旦風力增大,,前面幾天的艱苦奮戰(zhàn)就可能前功盡棄了。
“組織精干力量前出偵查,、科學處置,,堅決不能讓煙點引發(fā)火災(zāi)繼續(xù)蔓延?!本嚯x煙點最近的汶川大隊汶川中隊指揮員茍琪接到命令后,,挑選出曠宏剛等3名老隊員,決定利用水泵管帶索降方式攜帶水槍,、礦泉水前往處理懸崖煙點,。
懸崖上密集的灌木,,阻擋了觀察的視線,隨風搖擺的青煙讓人無法判定煙點的具體位置,。這讓茍琪無法判斷需要多少水帶才能把隊員索降到煙點位置,。
“指導(dǎo)員,早上接近火場時我曾觀察過這片地形,,還專門留意了下這個懸崖,,根據(jù)觀察哨描述,煙點距離應(yīng)該不會超過20米,,讓我下吧,!”看著焦急的指導(dǎo)員,曠宏剛主動請纓,。
其實,,曠宏剛只是匆匆看了一眼,根本談不上熟悉,。
但再猶豫下去,,煙點一旦遇到大風,就會危及前期的撲救成果和100余名戰(zhàn)友的生命安全,。
茍琪同意了曠宏剛的請求,,他們將水帶的一頭綁在懸崖正上方的一棵樹上固定,另一頭在曠宏剛腰上綁了個腰結(jié),。曠宏剛戴好手套,,背上水槍,兜里揣上兩瓶礦泉,,就一只手扶著水帶,,另一只手摸索著突起的石頭或根莖做好固定,慢慢地一點點下降,。
下降的過程中,,曠宏剛不斷用手尋找可以借力的地方,能抓住的,,他毫不猶豫抓上,,不時也會抓住被火燒過的石頭,雖然隔著手套依然會傳來陣陣熱量,,甚至是灼燒的刺痛感,。
濃煙不斷從山下飄上來,當下降到20米左右時,,曠宏剛發(fā)現(xiàn)周圍全部都被火燒過,,煙點可能就在這周圍了!曠宏剛仔細查看著煙點的具體位置,。
終于,,他在右側(cè)2米遠的一處石頭縫,,發(fā)現(xiàn)隱約的一絲小火苗:一棵樹從縫里面長出來,四周還圍繞著一些雜草,,曠宏剛知道煙點的位置就在這里了,。
在隊友的配合下,曠宏剛很快被吊到了石縫位置,,接著對煙點進行直射式清理,。
煙點處理完后,曠宏剛在隊友的拉拽下順著水帶往上爬,。往回的路,,曠宏剛爬得很輕松,煙點滅了,,任務(wù)完成了,,這份上爬的力量來自于安心和對勝利的渴望。
練在平時,,才能救在急時
2018年12月,,阿壩森林消防支隊在汶川大隊組織山地救援培訓時,曠宏剛作為大隊種子力量被選派參加,。課堂上,,他認真聽講,對不懂不會的問題問個不停,;課后,,及時聯(lián)系隊友體會鞏固,共同探討,,個人很快掌握了八字結(jié),、雙繞雙結(jié)等十余種繩結(jié)制作和上升下降,、橫渡等山地救援方法,。
在培訓中,他還注意記錄教員授課輔導(dǎo)的場地設(shè)置,、示教示范和組訓練習,,以便培訓結(jié)束后,把山地救援技術(shù)毫不保留地帶回到大隊,,傳授給每名隊員,。因為曠宏剛深知,大隊讓自己參加培訓,,就是讓他當好“酵母”和“種子”,,帶動全體指戰(zhàn)員共同熟練掌握山地救援技能。
“我們做的是應(yīng)急救援的工作,,關(guān)鍵時候能不能應(yīng)急還是看平時練得夠不夠,?!睍绾陝倢τ谄綍r的訓練絲毫不敢馬虎。在傳授技能組織培訓的時候,,堅持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訓練場上,,不管指揮員,、消防員,只要訓練不達標,,他就責令加訓加練,,直至達標為止。特別是在組織繩索救援訓練時,,他強調(diào)最多的就是認真,、細致、熟練,。每次訓練,,大家練一遍,他跟著練一遍,、檢查指導(dǎo)一遍,。正是在他的嚴格要求下,大隊的山地救援能力建設(shè)才得以高效推進,、快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