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10月20日消息(記者彭洪霞)“04號戰(zhàn)斗突擊,,08號向我靠近,09號拉起來,,拉起來,,后面有敵機。報告師長,,敵機向南逃跑,,07號,保持隊形……”
這段驚心動魄的空戰(zhàn)對白,,出自八一電影制片廠1958年攝制的電影《長空比翼》,。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時期志愿軍空軍題材的優(yōu)秀影片,主要講述了以志愿軍飛行員張雷為代表的人民空軍,,在朝鮮戰(zhàn)場與強敵較量,,經過血與火的淬煉,不斷成長壯大的故事,。
電影《長空比翼》劇照
電影播映后,,志愿軍飛行員的英勇善戰(zhàn)和對祖國人民的一片赤誠,深深打動和感染了億萬觀眾,;片中激烈震撼的空戰(zhàn)場面,,也深深印刻在了空軍專家陳洪的記憶里。
陳洪:“我小時候就看過這部電影,,那時候還是露天電影,,在孩子的記憶里,感覺空戰(zhàn)場面非常驚險刺激,。心想著長大了我也要加入空軍,。后來夢想成真,加入到空軍隊伍后,,回頭再來看這部影片,,從中悟到飛行員張雷個人成長的路線,正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從無到有,、從弱到強,,艱難坎坷發(fā)展的歷程?!?/p>
影片《長空比翼》中,,主人公張雷原本在陸軍當兵,他的未婚妻因為遭遇敵機轟炸而生死未卜,,為了給未婚妻報仇,,他毅然加入了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和影片中的主人公張雷一樣,今年88歲高齡的志愿軍老戰(zhàn)士馬占民也是陸軍出身,,時至今日,,回想起自己當年從5萬名陸軍戰(zhàn)友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的經歷,,老人仍然激動不已,。
馬占民:“當時挑選飛行員,主要按照三個標準:根據身體,,根據文化程度,,根據打仗的勇敢精神。我所在的三縱,,5萬人選了124個人,,最后經過體檢、文化考試等層層篩選,,5萬人只有3個人可以加入飛行員隊伍,,我算其中一個。我高興得三天三夜沒睡著覺,。每當回想起這段經歷,,我還是忍不住流淚,太難太難了,!”
中國人民志愿軍空軍機群
對馬占民和戰(zhàn)友們而言,,飛行員選拔過程的艱難僅僅是個開始,更大的挑戰(zhàn)還在后面,。抗美援朝戰(zhàn)爭打響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還不到一年,,空軍第一支作戰(zhàn)部隊第四混成旅組建剛4個月時間,尚處于蹣跚起步期,。而前方戰(zhàn)場上,,由于美軍掌握著制空權,志愿軍官兵入朝時,,頻繁遭遇空中打擊,,1300多輛運輸車,20天內就被美軍飛機炸毀600多輛,,后勤補給面臨極大困難,。于是,以最短時間形成戰(zhàn)斗力,,支援前方戰(zhàn)場,,就成為人民空軍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務。志愿軍老戰(zhàn)士李增發(fā)回憶說,那時,,為了早日飛赴朝鮮戰(zhàn)場,,他和戰(zhàn)友們夜以繼日加緊訓練,風雪無阻,。
李增發(fā):“按現(xiàn)在的大綱,,在航校飛行培訓就得4年才能出來,我們就這么多人,,一年之內也就飛了3個月,,80個小時的飛行時間,就要參加抗美援朝戰(zhàn)斗,??姑涝娜蝿帐瞧D巨的,朝鮮戰(zhàn)場很需要我們,,但是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敵人的航空、火力,、裝備比我們強大,,我們才是剛剛學出來的小飛行員,1950年我才19歲,?!?/p>
朝鮮上空,美空軍F-84戰(zhàn)機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