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2日新媒體專電西媒稱,,從人類研制出首個天花疫苗開始,科學一直在不斷進步,。麻疹,、風疹等各類疫苗陸續(xù)被研制出來,,然而,,疫苗真正起到拯救世界的作用還依賴人們的接種意識以及疫苗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等等。
據(jù)西班牙《消息報》網(wǎng)站11月10日報道,,“你從人類苦難日歷中撕掉了那最殘酷的一頁,你應感到欣慰,,人類永遠不會忘記你,。”美國開國元勛托馬斯·杰斐遜曾在1806年對英國醫(yī)生愛德華·詹納作出如此之高的褒獎,。這是因為詹納在此前10年研制出了歷史上首個天花疫苗,。
雖然直到180年后的1977年這種疾病才被根除,但這是人類唯一成功戰(zhàn)勝的由病毒引起的流行病,。針對導致流行病的病毒和細菌開展免疫從來都不是一項輕松的工作,。從詹納的時代開始,科學一直在不斷進步,。就在今年11月9日,,輝瑞公司剛剛宣布其研發(fā)的新冠病毒疫苗有效性達到90%。以輝瑞為代表的企業(yè)取得多項成就表明,,在進入實驗室疫苗和工業(yè)化發(fā)展時代之后,,人類已經(jīng)可以更加快速地利用疫苗控制流行病。
報道稱,,另一項重大飛躍發(fā)生在巴黎的路易斯·巴斯德實驗室,。這位法國科學家首先提出了細菌感染的理論,這對正確認識細菌和病毒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巴斯德在實驗室中成功復制了他所研究的大多數(shù)傳染病原體,,盡管他一直未能破譯病毒行為。
1879年,,在第一支天花疫苗問世將近一個世紀后,,巴斯德研制出一種禽霍亂疫苗。一部分細菌在充分弱化后,,使機體能夠?qū)⑵渥R別出來,,并利用免疫系統(tǒng)對其發(fā)動攻擊。利用同樣的方法,他還研制出了狂犬病疫苗,。然而,,某些團體也開始反對接種疫苗,認為這是不道德且十分危險的,。從某種意義上來看,,反疫苗運動才是免疫接種的真正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