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參觀者在展廳內(nèi)觀看馬首銅像,。新華社記者李賀攝
馬首銅像重回圓明園是中國加大文物追索力度,、守護璀璨文明的縮影。這些年,,牛首,、虎首、猴首,、豬首,、鼠首和兔首銅像都已通過不同方式回到中國。2019年,,它們和馬首銅像曾“相聚”在國家文物局主辦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
中國加入相關(guān)國際公約,,與23個國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還簽署雙邊協(xié)議,推動文物流失國與文物流入國共同探討妥善解決歷史問題的有效途徑,,為構(gòu)建更加公平正義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新秩序貢獻中國力量,。70余年來,各部門聯(lián)動,、全社會參與,,促成300余批次、15萬余件流失文物回歸,。
北京城市規(guī)劃學會三山五園研究中心主任賀艷認為,,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克服了疫情帶來的重重困難,,促進了圓明園安全防護的全面升級,,使其具備了開展長期展示的必要條件。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是國際共識,,中國近年來推動“文物回家”有力深化了這一共識,。
當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時開展,,展覽面積為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約100組件,。展覽以馬首回歸為主線,,講述圓明園及馬首的重要價值,再現(xiàn)文物回歸之路,。
“歸來不是終點,馬首回歸后應加大相關(guān)研究及闡釋力度,,講好文物背后的故事,,警醒文物歸來之路的荊棘與坎坷?!辟R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