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日內瓦電(記者楊海泉)當地時間12月7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fā)布年度報告《2020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指出,,雖然2019年全球商標和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持續(xù)上升,但專利申請出現罕見下降,。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持續(xù)推動全球知識產權事業(yè)顯著發(fā)展,2019年中國繼續(xù)在世界知識產權領域發(fā)揮引領作用并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大多數領域繼續(xù)位居世界第一,。
該報告收集和分析了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知識產權主管部門的知識產權數據,旨在為政策制定者,、商界,、投資者和專家學者等提供參考信息。報告說,,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量為322.42萬件,,同比下降3%,;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申請量為136.09萬件,同比增長1.3%,;植物品種申請量為2.14萬件,,同比增長7.8%。
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數量為140萬件,,位居世界第一,是專利申請第二大國美國申請量(62.15萬件)的兩倍以上,。排在美國之后的是日本(30.8萬件),、韓國(21.9萬件)和歐洲(18.15萬件)。這前5名的專利申請數量合計占世界總量的84.7%,。中國作為知識產權強國,,其專利申請量近24年來首次出現下降,主要原因是中國實行了旨在優(yōu)化申請結構和提高申請質量的整體監(jiān)管轉型,,從而導致其申請量有所下降,。
進入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量前十名的國家還有德國(6.74萬件)、印度(5.36萬件),、加拿大(3.65萬件),、俄羅斯(3.55萬件)和澳大利亞(2.98萬件)。其中,,加拿大和印度的專利申請量都有所上升,,而澳大利亞、德國和俄羅斯則出現下降,。
2019年,,亞洲專利申請量占世界總量的近三分之二(65%),這與2009年亞洲50.9%的占比相比增幅顯著,,主要得益于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推動,。北美專利申請量僅略高于2019年世界總量的五分之一(20.4%),歐洲占比略超十分之一(11.3%),。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以及大洋洲的份額合計占2019年全球總量的3.3%,。
在國民向海外提交專利申請方面,,2019年美國居民向海外提交了23.6萬件專利申請,在此方面繼續(xù)保持世界領先,。排在美國之后的是日本(20.68萬件),、德國(10.47萬件)、中國(8.43萬件)和韓國(7.68萬件),。
2019年,,全球有效專利增長了7%,,達到約1500萬件。美國擁有有效專利數量最多(310萬件),,排在其后的是中國(270萬件)和日本(210萬件),。美國超過一半的有效專利來自國外,日本國內的有效專利約占80%,。
在商標方面,,2019年全球約有1150萬件商標申請,涵蓋1520萬個類別,,同比增長5.9%,,而且連續(xù)十年實現增長。其中,,中國的申請數量最多,,涵蓋了約780萬類;其次是美國(67.27萬類)和日本(54.62萬類),、伊朗(45.49萬類),、歐盟(40.77萬類)。在前20名中,,2018年至2019年增長最快的是巴西,、越南、伊朗,、俄羅斯和土耳其,,分別增長22.3%、19.3%,、18.4%,、16.5%和15.5%。亞洲占2019年所有商標申請活動的70.6%,占比高于2009年的38.7%,。歐洲所占份額從2009年的36%下降到2019年的15.4%,。北美占2019年世界總量的5.7%。非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以及大洋洲在2019年的合計份額為8.3%。2019年全球約有5820萬件有效商標注冊,,比2018年增長了15.2%,,其中僅中國就有2520萬件,排名第一,,其次是美國有280萬件,,印度有200萬件。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表示,2019年的世界知識產權指標數據顯示,,知識產權工具需求呈長期增長之勢并推動全球經濟朝著越來越全球化和數字化方向發(fā)展,。在2019年底,知識產權工具的大力使用展現出了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意的高水準,。新冠肺炎疫情推動了新技術的采用,,促進了日常生活的數字化。由于知識產權與技術,、創(chuàng)新和數字化有著密切關系,,對更多國家而言,在后疫情時代知識產權將會變得更加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