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網(wǎng)
設(shè)為書簽Ctrl+D將本頁面保存為書簽,,全面了解最新資訊,,方便快捷。
軍事APP
從滬昆高速公路義烏段的“望道互通”出口駛離,,驅(qū)車沿著山腳公路蜿蜒而上,便來到分水塘村,。村里流傳著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
1920年的一個春夜,,浙江義烏分水塘村一間久未修葺的柴屋,一個年輕人在煤油燈下奮筆疾書,。
母親在屋外喊:你吃粽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
兒子應(yīng)聲答道:吃了吃了,,甜極了,。
誰知,當(dāng)母親進來收拾碗筷時,,卻發(fā)現(xiàn)兒子嘴里滿是墨汁,,紅糖卻一點兒也沒動,。
原來,兒子竟然是蘸著墨汁吃掉了粽子,!
這位把墨汁當(dāng)紅糖吃掉的人叫陳望道,,他翻譯的冊子叫《共產(chǎn)黨宣言》。墨汁為什么那樣甜,?原來,,真理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紅糖更甜,。
作為《共產(chǎn)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該書于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初版1000冊一銷而光,。從此,,這本小冊子在中國不斷傳播,影響了一批為尋找中國未來而奔走的中國共產(chǎn)黨人,。
分水塘村一度鮮為人知,但其所屬地義烏,,如今以小商品之都聞名于世,。近年來,當(dāng)?shù)貙﹃愅拦示舆M行了整體修繕,,并還原了陳望道在柴屋譯書的場景,。2018年以來,依托紅色資源,,義烏在當(dāng)?shù)卮蛟炝艘粭l長達13公里的道路——“望道信仰線”,,作為義烏十條美麗鄉(xiāng)村精品線之一。
53歲的村民陳華仙從2011年開始,,就在陳望道故居擔(dān)任管理員,。前些年偶有游客來訪,她便承擔(dān)起了義務(wù)講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