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搭亂建不見了,院落恢復成傳統(tǒng)規(guī)制,,顯得格外敞亮,;南中北三排老舊平房煥然一新,重現(xiàn)青磚灰瓦的古樸風貌,;居民外遷騰退后的8間房子,,被改造成“槐香客廳”“議商暖閣”“文馨書館”等社區(qū)公共空間。
“莊寶哥,、淑蘭姐回來了,!”冀紅、李長林等老街坊喜出望外,,趕緊把兩位外遷的老街坊迎進“槐香客廳”,。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端上餐桌,濃濃的餃子香,,伴著歡聲笑語,,在院兒里氤氳開來。
“老街坊們過得怎么樣,,始終是習近平總書記心里的牽掛,。”莊寶說,,“如果能再見到總書記,,最想告訴總書記的是,黨和政府堅持以百姓之心為心,,老城區(qū)改造提速了,,越來越多的胡同回歸老味道,越來越多的老街坊過上新生活,!”
繪出夢圓安居的幸福圖景
“我是30號院第一撥兒搬走的,。搬走當然舍不得,可誰都想過好日子不是,?”李淑蘭說,“我們家那兩間平房,屋內老是見不著陽光,,一到雨天就漏水,。”
全長343米的雨兒胡同,,是老北京的大雜院區(qū),,人口密度大,人均居住面積小,,生活配套設施不完善,。30號院是公房院,總面積300平方米,,一度擠住著14戶居民,。莊寶說:“我在這個院里住了60年,嘗遍了酸甜苦辣,,一直有個夢想——搬住樓房,。”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2014年2月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習近平總書記對歷史風貌保護,、老城保護和民生改善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2月,總書記在北京市看望慰問基層干部群眾時強調,,黨中央十分關心老城區(qū)和棚戶區(qū)改造,,就是要讓大家居住更舒適、生活更美好,,解決好大家關心的實際問題,,讓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過上現(xiàn)代生活。
既要改善人居環(huán)境,,又要保護歷史文化底蘊,,一項項老城區(qū)改造行動在北京、在全國深入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