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90后”講解員李欣曈說:“我要當好‘翻譯者’,把紅色歷史立體,、有重點地呈現給觀眾,。如果能讓參觀者在聽了講解后,對于‘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有自己的感悟,,這就是我無上的榮耀,。”
有面向國際化,、開放態(tài)的——在延安,,連續(xù)推出的實景演出《延安保衛(wèi)戰(zhàn)》《黃河大合唱》,、舞臺劇《延安保育院》《紅秀延安》等游客體驗類節(jié)目,吸引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國際友人觀看,。
在紅色地標中致敬歷史,,在精神譜系里接受洗禮,紅色基因的傳承,,在當下迸發(fā)出更多精神的力量,。
青少年代表參觀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2019年5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劉穎攝
這些紅色故事正在成為新時代奮斗者的精神密碼,。2017年2月,,井岡山在全國率先脫貧。神山村,,昔日最偏遠的貧困村之一,,已變身中國美麗休閑鄉(xiāng)村?!叭彘_起了20多家農家樂,,80%的村民參與鄉(xiāng)村旅游,人均年收入從不足3000元到超過2萬元,?!鄙裆酱宕逯碚龟栒f,過去僅有30余名老弱婦孺留守的村莊,,如今在外打工村民已不足30人,。
神山村的蛻變并非個案。在位于延安城區(qū)以東22公里的康坪村,,村民閑置的窯洞被打造成民宿,,變成了“鄉(xiāng)村致富寶”?!把影驳募t色旅游資源獨特,,近幾年越來越好,許多游客來了就希望能體驗陜北的窯洞生活,,我們就是瞄準這一商機,,帶領村民脫貧致富?!毖影驳乱幕糜伍_發(fā)有限公司總經理白建國說,,在疫情影響下,2020年收入還有100多萬元,,更多村民能從中收益,。
煥新亮相:積淀紅色氣質,,迎接高光時刻
2021年,紅色地標將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建黨百年的特殊時刻——
在上海,,“建筑可閱讀”將進一步升級,進入到全新的“數字轉型”3.0版時代,,對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云平臺等數字化方式,,長三角的“紅色風景線”也將連點成線。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方世忠說,,2021年將通過深入挖掘,、利用好上海的紅色文化資源,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文化和旅游精品,生動講好紅色故事,,著力加強建黨百年重大主題創(chuàng)作生產,,做優(yōu)紅色文化和旅游項目。
游客在陜西省延安市延川縣梁家河村參觀(2020年7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
行走在井岡山,,“紅色最紅,、綠色最綠、脫貧最好”的標語隨處可見,。200多家紅色培訓機構在十余個鄉(xiāng)鎮(zhèn)找到合作伙伴,,越來越多的村民搭上紅色培訓的產業(yè)鏈“快車”,一堂課帶富一個村,,讓更多群眾分享紅色培訓帶來的旅游紅利……
游客在江西省井岡山市神山村村民左秀發(fā)家體驗手打糍粑(2020年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彭昭之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