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幕】2013年2月3日農(nóng)歷小年甘肅省六盤山區(qū)
【解說詞】
2013年春節(jié)前夕,,習近平擔任總書記后的首次新年考察,來到了甘肅省海拔2400多米的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和海拔1900多米的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xiāng)族自治縣布楞溝村,。
【同期】
習近平:你像你就是八十歲了,,兒子在外邊打工,孫子在外邊上學,,平常生活的事都是你自己料理自己,?
村民:我自己。
習近平:當然過得也辛苦,,一個人過得辛苦,。
【解說詞】
從這次考察之后,每年新年首站考察看扶貧,,已經(jīng)成為習近平的一個慣例,,黨的十八大以來,這位人民領袖在扶貧工作上傾注了大量的情感和心力,。
【同期】原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永富
總書記是把它作為一個歷史的擔當,、作為一個領袖的責任來思考這個問題的。所以他是念茲在茲啊,,每年新年獻(賀)詞也忘不了貧困人口的事,,忘不了脫貧攻堅的事情,。每年我們有一個扶貧日,,他都要作出批示,,向全黨、全社會提出一些要求,。(習近平)就是要把這個歷史任務要把它完成,,要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
【字幕】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
【解說詞】
這條蜿蜒的山路,,習近平走了七年,。
1969年,年僅15歲的習近平來到陜北一個小山村——梁家河,,當起了一名知青,。貧困不僅給了他刻骨銘心的記憶,也激發(fā)了他異于那個年紀的毅力和韌勁,。
【同期】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村民劉金蓮
(習近平)擔糞時還不擔小筐筐,,擔就擔個大筐子,擔起糞來還用鐵锨把這個糞要鏟到這(筐)里頭,,還要鏟得滿滿的,,(肩膀)壓得全都爛了,(習近平)把衣服脫下來疊整齊,,疊起就襯在這個(肩膀)上,,說你肩膀疼你不要擔,他說不怕,。
【解說詞】
在回顧這段歲月時,,習近平這樣說:“在當年陜北貧瘠的黃土地上,不斷思考著‘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最后我立下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的信念?!?/p>
七年的勞作,、七年的錘煉,讓他從一個一天只掙六個工分的青年,,成為一個一天掙十個工分的大隊支部書記,。
【同期】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原支部書記石春陽
你看(習近平)給我們打了壩,挖了知青井,,建了鐵業(yè)社,,建了陜西第一口沼氣池,所以我們村上從習近平當了書記才兩年時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我們梁家河人比較相信他,他說干什么我們就跟上干什么。
【解說詞】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不在于他遭遇了什么,,而在于他記住了什么,以及他是如何記住的,。在梁家河七年的歲月里,,鄉(xiāng)親們的樸素情感和溫暖呵護,讓習近平記住了人民,、記住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身上的責任,。
從正定到寧德,從浙江到上海,,再到黨的總書記,,這四十多年里,“人民”在習近平的心中分量越來越重,,從個人的樸素情感,、一個黨員責任,逐漸上升為大國領袖的擔當,。
【同期】習近平(2017年1月24日河北省張家口市德勝村)
我們現(xiàn)在到2020年要建成全面小康,,要抓好脫貧工作,所以在脫貧的道路上,,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解說詞】
這樣的任務,,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才會提出,;這樣的標準,也只有中國共產(chǎn)黨才會要求,。面對第一個百年目標,,習近平總書記說,這是我們向人民立下的軍令狀,,這也是我們對人民的莊嚴承諾,。
這,是一場戰(zhàn)役,。
9899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是國家統(tǒng)計局通過農(nóng)村住戶抽樣調查的方法得出來的,但他們是誰,?住在哪里,?為什么貧窮?沒人說得清,。
讓9899萬人摘掉貧困的帽子,,這需要一個新的理論,、一套新的系統(tǒng)、一種新的方式,。
【片花】
【字幕】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十八洞村
【解說詞】
湖南湘西,,十八洞村。
在村民施成富家門前的小院子里吃頓農(nóng)家飯,,已經(jīng)成為游客們的打卡首選,。
2013年11月3日,就是在施成富家門前的這個小院里,,習近平第一次提出了“精準扶貧”這個詞,他形象地對大家說,,“手榴彈炸跳蚤”是不行的,,抓扶貧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要一件事一件事做,。
【同期】習近平
就讓我想,這樣的村到底怎么辦,?這樣的情況到底怎么辦,?
(臨上車前跟干部囑咐)把路子摸清楚,然后扎扎實實地做,。好吧,,我們一定要讓我們這些父老鄉(xiāng)親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解說詞】
精準扶貧的提出,,給下一步的扶貧工作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
習近平指出: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
【現(xiàn)場同期】基層干部入戶調查,。
【解說詞】
要做到精準扶貧,首先就要把貧困人口精準地找出來,。
2014年4月,,全國貧困地區(qū)80萬基層干部開始進村入戶,在中國的大地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從人跡罕至的大漠高原到交通閉塞的深山老林,,一張識別貧困人口的大網(wǎng)鋪展開來,,12.8萬個貧困村,、8962萬貧困人口被識別出來,建檔立卡,、錄入信息,,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tài)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