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時報》援引杰西·布盧姆質疑進行的報道,。
7月22日,新華社記者專訪了一名武漢大學當事專家,,請他還原事件原委,。真實情況遠沒有一些西方媒體描繪得那么具有戲劇性,而僅僅是正常學術行為,,涉及的新冠病毒數據也和溯源沒有任何關系,。
這名專家表示,為研發(fā)新冠病毒檢測新技術,,他所在的科研團隊分別于2020年1月底和2月中旬采集兩批新冠患者樣本進行分析,。該團隊后將研究成果投稿至一家西方學術期刊。為滿足投稿要求,,該團隊將實驗相關數據上傳至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管理的NCBI數據庫,,并在論文草稿中專門撰寫了一段內容,詳細注明了在數據庫里如何訪問和獲取其數據,。
但編輯部在審稿過程中,,誤將該段指向數據的文字整體刪除,中方科研團隊也因此在2020年6月申請將有關數據撤回,。
中方專家投稿的論文截圖,。標黃內容為指向數據的文字,在編輯過程中被刪除,。(受訪者供圖)
受訪專家說,,正文指向性文字被刪除后,數據在數據庫里就像“無頭蒼蠅”,?!皼]人知道這個數據是不是跟我們有關系,可能等時間一長,,我們自己也找不著那個東西了,,也沒有一個鏈接,所以我們就把這個數據刪掉了,?!?/p>
《紐約時報》也注意到了相關輿論,其專欄作家卡爾·齊默7月30日發(fā)表報道,,援引了新華社記者對中方科研人員的專訪,,并采用了專訪中兩個核心觀點:首先,刪除數據是技術原因,,與所謂掩蓋新冠疫情起源無關。其次,,涉及的數據采樣時間較晚,,對新冠溯源毫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