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幕在即,,賽會志愿者陸續(xù)進入閉環(huán)管理,,為各國運動員,、教練員等提供保障服務(wù),,64歲的殘疾人志愿者劉玉坤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劉玉坤19歲時因意外失去雙小腿,,成為殘疾人運動員后共奪得22枚金牌,,6次打破世界紀錄,并獲巴塞羅那殘奧會A3級鐵餅冠軍,。退役后,,劉玉坤投身志愿服務(wù),為迎接2022年冬奧會她加入了冬奧會宣講團,,組建了旱地冰壺志愿者團隊,創(chuàng)建了“劉玉坤志愿服務(wù)隊”,。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開幕后,,她將在奧林匹克公共區(qū)開展志愿服務(wù)。
因工傷失去雙小腿倔強姑娘選擇重新站立
1977年,,19歲的劉玉坤因一次意外工傷失去雙小腿,。這對于剛走進工作崗位、人生剛剛開始的年輕姑娘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坎兒,,但厄運并沒有令劉玉坤屈服。1978年7月,,劉玉坤在上海開始接觸假肢,,嘗試直面自己的缺陷與不幸。
劉玉坤:第一次進假肢廠害怕,,因為沒見過。以前假肢特別落后,,兩邊帶軸承,,帶大鐵架子連著那種,腿做的就跟穿鞋不跟腳似的,,手都能伸到腿里,,來回戳你皮,那腿磨得跟血葫蘆一樣,,遭老罪了,。剛開始不會站,不會走,,不會上樓梯,。
記者:怎么挺過去呢,?
劉玉坤:我們?nèi)サ臅r候特別熱,,40多度沒有空調(diào),我就早上兩點起來練習(xí)走路。
記者:那時候沒有拄拐嗎,,不用輔助的工具,?
劉玉坤:我不用殘疾人用品,我很抵觸殘疾人用品,,到現(xiàn)在輪椅啥都沒有,。
記者:那怎么訓(xùn)練呢?
劉玉坤:我就扶著墻走,,摔倒爬起來,摔倒爬起來,。
不依靠拐杖,,也不坐輪椅,只是依靠簡陋的假肢,,倔強的劉玉坤站了起來,,并且走路穩(wěn)穩(wěn)當(dāng)當(dāng)。
結(jié)緣體育人稱“三鐵公主”
1984年,,劉玉坤來到北京中轉(zhuǎn)去上海定做新的假肢,。偶然的機會,她走進了北京工人體育場,,在這里,,她驚訝地看到在田徑場上奔跑的、訓(xùn)練的都是殘疾人,,劉玉坤聽人說他們是在備戰(zhàn)紐約殘奧會,,從未見過這種場面的劉玉坤在看臺上看了很久,并且遇到了當(dāng)時中國殘奧代表團的田徑教練田麥久,。
劉玉坤:他說你是哪選來的運動員?我說不知道,,不敢說,,很自卑。他說你哪個級別的,?不懂他的意思,。你哪兒不好?我說就這,。他說一個腿不好,,兩個腿不好?我說兩個腿不好,,他說我看看他就看看,,他說你這是A3級的,。他說你會什么?我說我會的可多了,,打籃球,、滑冰,他說你會游泳嗎,?不會,。他說你會這幾樣都不屬于我們國家參加殘奧會的項目,你早點來多好,,現(xiàn)教你,,帶你上美國,那時候特別缺運動員,。他讓我做了幾個動作,,看了我的協(xié)調(diào)性,后面他說了一句話讓我眼前一亮,。他說你要是不怕吃苦,好好練,,以后沒準(zhǔn)就是為國家升國旗的人,。
之后,,劉玉坤在田麥久等人的幫助下,,走進了體育的世界。當(dāng)時中國參加殘奧會的項目只有游泳,、乒乓球和田徑三項,,最終劉玉坤選擇了自己并不擅長的鉛球、鐵餅和標(biāo)槍,。對一位雙腿殘疾的人來說,,日常訓(xùn)練是一個異常痛苦的過程,假肢經(jīng)常把腿磨出血,,就是悶熱的夏天,,殘肢上也要套上厚厚的棉襪子。
劉玉坤:一年一年地訓(xùn)練,,年輕的時候都沒穿過自己的衣服,夏天就運動服,,秋衣秋褲,,飛躍鞋。那時候場地里也沒有礦泉水,,就喝澆冰場的自來水,,在場地里曬得跟小土豆似的,。
僅僅訓(xùn)練了5個月,,劉玉坤便一鳴驚人,,包攬全國第一屆殘運會女子A3級鐵餅、標(biāo)槍,、鉛球三枚金牌,。因此,她有了一個響亮的稱號——三鐵公主,。
“一個沒有雙腳的人也能站在世界的最高處”
后來,,劉玉坤又先后包攬了全國第二屆到第五屆、遠東及南太平洋地區(qū)第四,、五屆傷殘人運動會18枚金牌,,打破五項世界紀錄。1992年,,劉玉坤終于站在了巴塞羅那殘奧會的賽場上,。在這屆殘奧會的前兩項比賽中,劉玉坤鉛球第四,,標(biāo)槍第五,,要想站上領(lǐng)獎臺,只有最后一項鐵餅了,。當(dāng)天鐵餅決賽最后一輪,,一名來自法國的小將實力強勁,遠遠把其他選手甩在了身后,。
劉玉坤:她當(dāng)時穿的是運動假肢,我穿的是生活假肢,,不能跑不能跳,。她標(biāo)槍贏我,鉛球贏我,,鐵餅最后一餅投出來,,25米38,我當(dāng)時就蒙了,,一想完了,,沒戲了,最后拼都沒戲了,。因為我訓(xùn)練的時候都沒過25米,,所以我看她投完最后一餅,我就傻了,。
當(dāng)天,,劉玉坤作為整晚比賽的最后一投上場,看臺上的人已經(jīng)不多了,,她想到了用旋轉(zhuǎn)擲餅做最后一搏,。但因為假肢平衡能力不好,旋轉(zhuǎn)式投擲容易摔倒,,劉玉坤在比賽中從來沒用過,。
劉玉坤:這個時候我反而沒壓力了,我就躺到地上蓋著棉襖,,想了一遍技術(shù),,我就想我最后一餅一定要用旋轉(zhuǎn)技術(shù),我練了那么多年,,轉(zhuǎn)好了就能比原地遠出好幾米,。我起來騎著這個線就開始旋轉(zhuǎn),沒有雜念,,就在這一瞬間,,一轉(zhuǎn),就出去了,。
這一投,,劉玉坤竟然擲出了25米96的好成績,力壓法國小將獲得金牌,,同時打破了世界紀錄。
劉玉坤:大喇叭就喊:中國,,劉玉坤,我抬頭一看不敢相信,,使勁揉揉眼睛,,大屏幕打出來我第一了,破世界紀錄了,。我當(dāng)時一屁股坐地上就開始哭,,不知道是激動是難過。
記者:那些淚水里面包含了太多,。
劉玉坤:對,,那么多年的奮斗,那么多年的愿望,,我覺得我一個沒有雙腳的人,,也能站在世界的最高處。隱姓埋名做普通志愿私人訂制的背心為她點贊
54歲那年,,劉玉坤以一枚銅牌給自己的專業(yè)運動生涯畫上了一個句號,。2008年,,劉玉坤成為北京奧運的火炬手,在鳥巢,,她感受到了志愿者的專業(yè)服務(wù),,也萌生了當(dāng)志愿者的想法。
劉玉坤:我是以一個健全人的身份加入的志愿團隊,,當(dāng)時你要說雙腿沒有,是殘奧冠軍,,人家團隊不要你,。那時候志愿者沒有現(xiàn)在這么規(guī)范,沒有保險,,所以我前些年一直是隱瞞自己的真實情況,。
從那之后,每年的北京馬拉松,、越野馬拉松等活動,,都能看到劉玉坤活躍的身影。她也曾在國慶期間到北京西站執(zhí)勤,,盡心盡力為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服務(wù),。
劉玉坤:退役以后一直在做志愿者,,沒過過老年人生活,,我光服務(wù)“北馬”,就服務(wù)了十年,,后來他們知道有我這么一個殘疾人志愿者在服務(wù),,那一年就給我私人訂制了一個背心,背心上印著:劉玉坤你真棒,。組建旱地冰壺志愿者團隊增加大眾對冰雪運動認知
2017年,,劉玉坤加入北京冬奧宣講團,成為第一批宣講員,。為了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劉玉坤組建起一支旱地冰壺志愿者團隊,進行“地壺球”的推廣和體驗活動,。
記者:你為什么選擇推廣旱地冰壺項目呢?
劉玉坤:我進冬奧宣講團以后,,在宣傳冬奧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人不知道冬奧會是什么,,不知道我們國家為什么要開冬奧會。2006年我就接觸了旱地冰壺運動,,覺得這個項目特別好,,安全,、好玩、有魅力,。
記者:什么時候都可以玩,,旱地冰壺不受場地的限制。
劉玉坤:對,,學(xué)校冬天就可以在館里打,。
記者:最初接受培訓(xùn)的時候,這些規(guī)則什么的您明白嗎,?
志愿者:一開始肯定不知道,,后面慢慢了解。
記者:您學(xué)完這個旱地冰壺運動,,會怎么到底下普及呢,?
志愿者:去學(xué)校里面給孩子們講。
記者:大家的興趣大嗎,?
志愿者:小孩可喜歡玩了,,特別多小孩兒參與,老人也喜歡玩,。
“活成一束光溫暖更多人”
2015年,劉玉坤被評為北京首批五星級志愿者,,成為五星級志愿者的前提,,是志愿服務(wù)時間已經(jīng)長達1500個小時以上。2019年5月25日,,“劉玉坤志愿服務(wù)隊”成立,,更多的人在劉玉坤的感召下投入到了志愿服務(wù)中。北京2022冬奧會在全球招募1.7萬名志愿者,,其中殘疾人志愿者19名,64歲的劉玉坤是這19人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劉玉坤:我以前穿著短褲跟他們?nèi)ヅ荞R拉松,跑到一半腿木了,,坐在路邊脫下腿歇一會兒,,好多跑者看見我說,我們看見你我們就得跑,,就是那種激勵,。我在那坐著他們說我跟你照個相,我看見你我太振奮了,,我太不應(yīng)該墮落了,,我太不應(yīng)該頹廢了,,我看見你我就一直堅持跑,我覺得自己會給別人帶來陽光,。
記者:您即將作為志愿者為北京冬奧會服務(wù),,想留下什么呢?
劉玉坤:留下美好的回憶,,留下我的腳印?;仡^看看那么多年的苦那么多年的罪都是值得的,,不負韶華。我覺得自己的努力都沒有白費,,我自己活成了一束光,,讓更多的人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