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每日最大核酸檢測能力達到單人單管190萬份以上,,這背后需要強有力的核酸檢測能力的支持。這兩天,,經(jīng)過相關(guān)部門的允許,,記者來到一家核酸檢測機構(gòu),,記錄下核酸檢測志愿者、工作人員是如何與病毒近距離“賽跑”的,。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陶泠雪:SIMM是我們上海藥物研究所的縮寫,,下面是我的名字陶泠雪,大家互相之間認不出來,,只能在背后寫上自己的名字,。
陶泠雪是中國科學(xué)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員,自3月份以來,,隨著上海核酸檢測量的激增,,所里號召專業(yè)人員報名參加核酸檢測工作,陶泠雪和100多名同事報名參加,,分散在各個檢測實驗室,。陶泠雪所在的實驗室共有6名志愿者,他們要負責樣品處理,、核酸抽提等五道工序,,一個上午,檢測了2000多個樣本,。按照“十混一”混采方法,,2000個樣本即為2萬人的核酸結(jié)果。在記者采訪時,,實驗室里正好檢測出陽性樣本,。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陶泠雪:剛才我們測到陽性樣本正在復(fù)檢,陽性樣本要盡快送到檢測間,,希望我們盡快地把這個陽性樣本確定下來,。
核酸檢測工作是在和時間賽跑,可對于陶泠雪他們來說,,最容易忘記的就是時間?,F(xiàn)在已經(jīng)是中午了,在沒有窗戶的實驗室中,,他們又錯過了飯點,。
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陶泠雪:我們現(xiàn)在上午的樣本剛剛檢測完,把我們下午需要的這些檢測試劑進行一個分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