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良田
綠色興農守護“大國糧倉”
如何守護一粒種子的成長之旅,?
“永豐村,,好名字啊,。永豐永豐,,永遠豐收!”
“現在苗情怎么樣,?”
6月8日,習近平四川考察首站,,來到眉山市東坡區(qū)太和鎮(zhèn)永豐村,,走進試驗田,察看水稻長勢,。
永豐村是四川省規(guī)模最大的水稻新品種新技術中試基地,,稻田、村落阡陌相連,,耕地面積6320畝,,建有高標準農田3100畝、連片規(guī)模種植1500畝,,100多種水稻在這里試種,、比較、篩選,,以良種為豐產打下堅實根基,。
就在今年4月,總書記赴海南考察,,第一站就來到位于三亞市崖州灣科技城的崖州灣種子實驗室,。
從實驗室走到田間地頭,從育種環(huán)節(jié)來到試種階段,,大國“糧”策是他念念不忘的牽掛,。
政策惠農,“希望的田野”麥浪滾滾——
中央財政在對實際種糧農民發(fā)放一次性補貼200億元的基礎上,,近日再次下達100億元一次性農資補貼,;下達中央補助資金近1096億元,,支持各地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小麥,、早秈稻,、中晚秈稻、粳稻最低收購價格水平全面提高……一系列措施強勢助力夏糧豐收“開門紅”,。
科技興農,,“智慧農業(yè)”碩果累累——
從試種育種發(fā)展創(chuàng)新,到應用衛(wèi)星導航輔助插秧等實用性新技術,,再到大數據智慧監(jiān)測提供數據支撐,、打造水稻生產智能管控平臺,科技創(chuàng)新貫穿一粒粒種子的成長全流程,,構建“產,、學、研,、用”聯(lián)合協(xié)作機制,,搭起種、養(yǎng),、加,、銷一體化經營格局。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739萬噸(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143.4萬噸(28.7億斤),增長1.0%,。放眼大江南北,,廣袤田野正孕育著新的豐收希望。
倉廩實,、天下安,,大國良策守護大國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