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國際兒童節(jié)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復信孟加拉國兒童阿里法·沁,鼓勵她努力學習,、追求夢想,,傳承好中孟傳統友誼,。
信中指出,600多年前,,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寶船”兩度到訪孟加拉,,在兩國人民中間播撒下友誼的種子。600多年后,,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yī)院船懷仁遠航,,中國女軍醫(yī)在吉大港幫助沁的母親渡過險境、順利生產,,沁的父親用孟語“中國”為其取名,,譜寫了中孟友好新的感人篇章。
信中強調,,得知沁立志長大后做中孟友誼的使者,,未來希望到中國學醫(yī),像“中國媽媽”那樣救死扶傷,,感到十分高興,。希望沁珍惜韶華、努力學習,,實現自己的夢想,,回饋家庭、服務社會,、報效祖國,。
習主席親自回信的孟加拉國女孩阿里法·沁是誰?背后又有怎樣的故事,?
2010年,,中國海軍“和平方舟”號醫(yī)院船首次來到孟加拉國吉大港開展免費醫(yī)療服務時,一名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的高危產婦即將分娩,,一度生命垂危,。接到求助后,醫(yī)院船第一時間派出軍醫(yī)赴當地醫(yī)院,,頂著巨大壓力進行剖腹產手術,,最終母女平安。為表感激,孩子的父親為其起名“沁”(Chin),,孟語意思為“中國”,。
↑2010年11月12日,,剛剛出生的阿里法·沁,。新華社記者琚振華攝
2013年,“和平方舟”號醫(yī)院船再次赴孟加拉國開展免費醫(yī)療服務,,中國軍醫(yī)沒有忘記3歲的阿里法·沁,,熱情邀請她一家來醫(yī)院船參觀和體檢。沁在醫(yī)院船的艙室甲板上跑來跑去,,高興地形容“這是一座白色的城堡”,。她的媽媽說:“孩子與中國有緣,希望她長大后有機會去中國接受教育,,像‘和平方舟’一樣把愛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