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傳統(tǒng)文化“中國味”點亮繽紛暑期
“勾勒出遠山,、綠樹,、岸邊垂釣的漁夫,一幅有意境的烙畫就畫好了,?!苯眨囮囍v課聲從重慶市沙坪壩區(qū)土灣街道和順茶館飄出,。
課堂上,,區(qū)級非遺“柏木坊烙畫”傳承人王方明講授了烙畫的基礎手法。手持電烙筆,,孩子們在宣紙上輕輕烙下梅花,、小橋和庭院。家長楊女士告訴記者,聽說社區(qū)開設“非遺烙畫暑期課堂”,,自己立即給女兒報了名,,“想讓孩子的假期多些文化味兒!”
從事烙畫20多年的王方明說,,非遺暑期課堂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力,,“希望通過活動讓更多青少年了解非遺,成為未來傳承非遺的生力軍,?!?/p>
王方明在非遺烙畫暑期課堂上講授烙畫知識。新華社記者周思宇攝
7月11日,,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qū)長江路第一小學暑期托管拉開序幕,。武術課上,同學們蹲馬步,、出拳,,一招一式有模有樣;中國鼓課上,,孩子們練習擊鼓要領,,律動的身影成了最美的音符;剪紙課上,,彩紙在孩子們手中翻轉折疊,,精巧的圖案躍然紙上……
“學校托管課程讓孩子們學習、愛上中國傳統(tǒng)文化,,提升了孩子的文化素養(yǎng),。”二年級學生家長車秀艷說,。校長房震表示,,傳統(tǒng)文化教育課程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校園生活,還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臨摹古詩字帖,、創(chuàng)作草編作品、看一場民族音樂會……這個暑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第一二五中學校的學生收到了一份特別的“作業(yè)”,,孩子們看到別樣的假期作業(yè)都十分興奮。
“希望走出‘書山題?!膶W生們,,在社會課堂中學習、成長,?!毙iL李秀文說,,多彩實踐作業(yè)搭建起家校共育的橋梁,將引導同學們度過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