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習近平主席在北京會見法國梅里?;饡飨⑻m·梅里埃夫婦,。幾十年來,梅里埃同中方在結核病防治,、感染控制,、新發(fā)傳染病防控等領域開展了合作。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法國里昂參觀了梅里埃生物科研中心,,贊賞他們?yōu)榇龠M中法友好合作作出的貢獻。這次在北京,,習近平主席強調(diào),,60年來,一代又一代人傳承和發(fā)展中法關系,,兩國友好歷久彌堅,。
美美與共,久久為功,。在習近平主席的關懷和指引下,,中法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更大成就。
2023年4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廣東省廣州市松園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舉行非正式會晤,。這是兩國元首在白云廳欣賞古琴演奏。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對待不同文明,,我們需要比天空更寬闊的胸懷”——為文明交流互鑒樹立典范
中法是東西方兩大文明的代表,,都具有兼容并蓄的優(yōu)秀品格。
兩國交往中,,習近平主席經(jīng)常妙用中法兩國的典故,、諺語等,增進兩國人民的相互理解,。
例如,,習近平主席用中國的“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和法國的“一點又一點,,小鳥筑成巢”,闡釋中法友誼是兩國人民辛勤耕耘的結果,;用中國的“知行合一”和法國的“打鐵方能成鐵匠”,,強調(diào)要把思想轉(zhuǎn)化成為行動;用中國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和法國的“改變一切不需要太多時間”,,表達以腳踏實地的精神,推動中法合作,。
2014年,,在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時,習近平主席巧用拿破侖“沉睡的雄獅”的比喻,,指出“中國這頭獅子已經(jīng)醒了,,但這是一只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