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承載歷史,傳承文明,。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主題為“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高度重視博物館工作,,強調(diào)“要把博物館事業(yè)搞好”,,指出要加強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提高文物研究闡釋和展示傳播水平,,讓文物真正活起來,,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深厚滋養(yǎng),,成為擴大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名片。
我國各地博物館按照總書記要求創(chuàng)新實踐,,成效顯著,。
【“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2015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西安博物院強調(diào)】
見證文明賡續(xù)的鎏金銅蠶、展現(xiàn)精湛技藝的杜虎符,、實證文化交融的金怪獸……5月18日,,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將正式開館,“天下同一——秦漢文明主題展”等多個展陳靜待觀眾,。
5月13日拍攝的陜西歷史博物館秦漢館全景,。新華社記者李一博攝
“這是我國第一個全景展現(xiàn)秦漢文明的專題博物館,如何從浩如煙海的文物和史料中選取精華,,集中展現(xiàn)秦漢文明魅力,,我們狠下了一番功夫?!标兾鳉v史博物館館長侯寧彬說,。
博物館組織專業(yè)力量深度研究,打破以時間為序的展陳傳統(tǒng),,從館藏170余萬件(組)文物中精選出730余件(組),,采用“大歷史+小專題”敘事方式,以多媒體裝置與文物相配合,,從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6個板塊,,詮釋秦漢文明的突出貢獻,。
千里之外,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里,,游客絡繹不絕,。這里是全國首座原址建設的北齊壁畫專題博物館,去年12月正式開放,。距今1400多年的北齊武安王徐顯秀墓壁畫中,,宴飲圖、出行圖,、儀仗隊列圖氣象萬千,。
這是徐顯秀墓室壁畫展開圖。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供圖
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從山西北朝壁畫中提取人物元素展現(xiàn)當時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供圖
魏晉南北朝近400年的歷史特征突出表現(xiàn)在“文化匯聚,,民族融合”。為生動表現(xiàn)這一主題,,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與多名專家合作,。“我們專門設計了‘胡風國俗’這一單元,,從山西出土的多個北朝墓葬壁畫中提取重要元素,,分門別類地介紹胡人、胡服,、胡樂,、胡商等?!睂<抑?、山西博物院副研究館員安瑞軍說。
研究利用的基礎是保護,?!皬暮喴追寂瘛⒉输摪宸康浆F(xiàn)在的博物館,,10多年來,,科學保護力度逐步加大?!碧饼R壁畫博物館館長王江說,。
展陳理念和方式之變,折射出各地博物館文物保護,、藏品研究、展覽陳列水平的躍升,。近年來,,各地博物館深挖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力求將中華文化全面,、真實,、立體呈現(xiàn)。
【“發(fā)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2024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兩會上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diào)】
裙裾飄逸,,舞姿翩躚,十幾位“女神”從古畫中“走下來”,,專業(yè)表演贏得觀眾陣陣掌聲,。今年“五一”期間,遼寧省博物館和遼寧歌舞團圍繞館藏國寶《宋人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創(chuàng)新排演舞蹈作品,。
5月4日,遼寧歌舞團專業(yè)演員在遼寧省博物館表演根據(jù)遼博館藏名畫改編的舞蹈《洛神賦圖》。遼寧省博物館供圖
“我們還會推出其他國寶舞蹈,?!边|寧省博物館館長王筱雯說,“館藏文物要多想辦法‘活起來’,,才能拓寬服務人群,、充分發(fā)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p>
來自沈陽市岐山一校的三年級學生尤恬,,正是從博物館手工制作中喜歡上文物。2023年她參加遼寧省博物館“我是國寶講述人”活動,,講述國寶級文物“宋緙絲朱克柔牡丹圖頁”,,獲得一等獎?!霸诓┪镳^,,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庇忍裾f,。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內(nèi),館員,、策展人王曉佳正在籌備最新一次社會教育“走出去”,、讓非遺“活起來”活動:帶領20多名博物館愛好者前往苗寨,現(xiàn)場感受國家級非遺苗族蠟染技藝,。
“蠟染亮布需要千錘百煉,,讓植物染料與布料纖維完全融合,才能光滑發(fā)亮,,遇水不褪,。”王曉佳說,,非遺“在地保護”的意義正在于此,,“身臨其境體會非遺背后的民間智慧和生活哲學,文化自信會由衷生發(fā)”,。截至目前,,貴州省民族博物館已開展上百場社教活動。
貴州省民族博物館內(nèi)展示的色彩斑斕的苗繡原材料及繡片(2024年4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楊欣攝
2024年2月,,群眾在貴州省民族博物館老師帶領下開展拼布、拓印等非遺手工體驗活動。受訪者供圖
“此類活動讓我大受啟發(fā),?!辈┪镳^愛好者、貴陽人文科技學院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學院副院長索敏說,。貴州省民族博物館積極主動與索敏對接,,切實深化館校合作。在博物館支持下,,學院設計和開發(fā)非遺技藝課程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課程,,“博物館+高校+非遺”讓學生深入文化現(xiàn)場、成長為非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新生力量,。2023年,,索敏學生的非遺創(chuàng)新項目,在第九屆中國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貴州省決賽中榮獲金獎,。
當前,,各地博物館豐富研學項目、創(chuàng)新互動方式,、開發(fā)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新玩法”層出不窮,越來越有逛頭,。2023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博物館總數(shù)達6565家,免費開放率超過90%,。據(jù)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tǒng)計,,今年“五一”假期,全國6000多家博物館觀眾超5000萬人次,,達歷史同期最高水平,。
為一館,赴一城,。云觀展,、VR探館、博物館奇妙夜……諸多博物館還將展覽搬到線上,,配合豐富的主題活動,讓游客在指尖邂逅國寶,、探秘未知,。博物館正成為全民終身學習的重要平臺。
【“博物館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殿堂,,是連接過去,、現(xiàn)在、未來的橋梁,在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方面具有特殊作用”——2016年11月,,習近平主席向國際博物館高級別論壇致賀信時指出】
初夏,,陽光燦爛的紫禁城內(nèi),氣溫攀升也擋不住游客熱情,。人潮涌動中,,位于紫禁城東翼的文華殿沉靜安然——游客們屏氣凝神、放慢腳步,,“邂逅”中法文化大展“紫禁城與凡爾賽宮”,。
路易十四致康熙皇帝的信中,派往中國的“國王的數(shù)學家”被稱為“我們相互尊重和友誼的象征”,;繪有中國人物形象的法國產(chǎn)瓷瓶擺在路易十五王后私人房間“中國人廳”中,;在法國玻璃匠幫助下,清宮玻璃制作達到巔峰……
4月1日,,觀眾參觀凡爾賽宮收藏的乾隆皇帝像瓷版畫,。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
跨越山海與時光的對話,不止于此,。犍陀羅藝術展,、“一帶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交流展……在故宮博物院,,世界各地文物展頻頻亮相,。“引進來”,,也積極“走出去”,。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近十年來,,故宮博物院先后組織赴外及港澳臺地區(qū)文物展覽50余次,,參與境外展覽20余次,連續(xù)3年蟬聯(lián)全國博物館海外影響力榜單榜首,。
拓展海外合作考古項目,、建立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啟動“太和學者計劃”……如今,,成為“文明交流互鑒的中華文化會客廳”是故宮博物院發(fā)展的四大愿景之一,。
東海之濱的上海,與相隔6小時時差的意大利“水城”威尼斯,,正以物論史,,展開“跨時空對話”。
馬可·波羅逝世700周年之際,,上海博物館與威尼斯市政博物館基金會聯(lián)合主辦“馬可·波羅的世界”展,。“馬可·波羅是最早把中國介紹給世界的外國探險家之一。我們通過這個特色鮮明的人物,,用文物帶領觀眾去探尋‘絲綢之路’,,打開一幅文明互鑒的時空畫卷?!鄙虾2┪镳^黨委書記湯世芬說,。
威尼斯總督府“馬可·波羅的世界”展現(xiàn)場。受訪機構供圖
意大利駐上??傤I事館文化處處長兼策展人達仁利說:“很多此前的交流展覽像‘獨白’——每個文明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和上博一起創(chuàng)造了意中兩個文明之間真正的對話和交流?!?/p>
該展目前正在威尼斯總督府展出,,今年11月將轉(zhuǎn)場到上博。統(tǒng)計顯示,,2016年至今,,上博出境展的七成左右都是主辦方或聯(lián)合主辦方,折射出中國文博展“出?!北澈笊壍摹安哒沽Α?。
“上博正實施‘大博物館計劃’?!鄙虾2┪镳^館長褚曉波說,,未來人民廣場本館會變身“世界文明館”,成為我國首個常態(tài)化展示世界文明類型的博物館,,持續(xù)強化策展力和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近年來,全國各地博物館積極推動全球文化交流互鑒,,與世界知名博物館展開合作交流,,不斷引進眾多高質(zhì)量海外展覽,同時努力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文物展覽這張國際傳播“金色名片”必將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