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屆年輕人“文化血脈覺醒”,,愛上逛博物館,。
博物館里,神奇動物一眼千年,,吸引著年輕人去一探究竟,。它們蘊藏著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和哲學(xué)智慧,是中華文明的獨特印記,。
今年5月18日是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一起打卡博物館里的神奇動物,探尋“何以中國”的密碼,。
紅山文化·玉龍資料圖
它們,親眼見證“最早的中國”
中華文明始自涓微,,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先后發(fā)祥,,如滿天星斗,,又如重瓣花朵;千百年來,,華夏子孫秉持著與自然共處的生存之道,,將現(xiàn)實與想象中的萬物生靈深深地刻入文明進程。
5100年前的玉龍,,被譽為“中華第一龍”,。2023年底至今年初,故宮博物院藏的這件玉龍在南京博物院推出的《玉潤中華——中國玉器的萬年史詩圖卷》中占“C”位,,備受年輕人的追捧,。玉龍頭部雕琢,梭形長眼微微凸出,單陰線勾出了“眼線”,,嘴巴長長向前凸,,飄逸的長鬣如同在風(fēng)中飛舞,極富動感,。中國考古學(xué)會大運河考古和保護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xué)藝術(shù)與考古學(xué)院教授林留根介紹,這件C型龍是史前紅山文化的崇拜物,,也是中華龍文化的源頭之一,。
良渚文化·玉琮王
5000年前的玉琮王,,是浙江省博物館的“超級網(wǎng)紅”,。玉琮王出土于良渚遺址,內(nèi)圓外方,,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良渚玉琮中最重,、最大、做工最精美的一件,。玉琮王上雕刻著良渚文化象征的神徽,,雙目圓睜,神態(tài)威猛,,仿佛記錄了戴著面具的巫師騎著神獸作法通天的瞬間,,體現(xiàn)了良渚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林留根說,,玉琮王的良渚神徽,為中華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實實在在的證據(jù),。
夏·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
3500年前的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是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頂流”,。它器身用貴金屬青銅鑄出主體框架,,略微拱起的弧形銅胎上,鑲嵌著數(shù)百片綠松石,,神奇絢爛,。它的發(fā)掘地二里頭遺址是中國古代文獻記載的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都城,牌飾上,,綠幽幽的“眼睛”見證了“最早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