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畫像石《牛耕圖》拓片徐州漢畫像石藝術(shù)館藏
“牛耕圖”是漢畫像石上常見的題材,山東滕州,、鄒城漢畫像石,,江蘇徐州漢畫像石,陜北米脂官莊畫像石上均有,。正如諺語所說“小滿趕天,,芒種趕刻”,或許,,這是老祖宗在提點后人,,無論春種還是秋收,都要搶時間,、占先機(jī),。也提醒著今天的人們:趁天長,及良時,,努力請從今日始,。
芒種,又逢即將到來的高考,,這個節(jié)氣仿佛有了另一層的意義,。象征勞作與回報的哲理,與高考所承載的夢想和奮斗的本質(zhì)一致,,這也正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當(dāng)代的價值體現(xiàn),。
梅子青和博山爐里藏著老祖宗的生活情趣
節(jié)氣的深厚意蘊(yùn),,還在于它與中國人的詩意氣質(zhì)、審美品格,、價值追求等緊密而深刻地聯(lián)系著,。芒種,意味著仲夏正式開始,,也帶來青梅初熟,。梅子等時令水果登上了餐桌,青梅酸澀,,所以芒種時有煮梅食梅的說法,,例如《三國演義》中的“青梅煮酒論英雄”典故。
“雨過天青云破處,,梅子流酸泛青時,。”新鮮的梅子令人口舌生津,,而梅子青瓷器則讓人在燥熱的天氣撫平煩悶,。無錫博物院的龍泉窯梅子青釉鬲式爐,蘇州博物館的龍泉窯梅子青菊瓣紋洗……釉色瑩潤青翠,,猶如青梅,。